[發(fā)明專利]天線裝置及通信終端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64433.1 | 申請日: | 2011-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4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加藤登;石野聰;石塚健一;植木紀行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H01Q21/30 | 分類號: | H01Q21/30;H01Q23/00;H04B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張鑫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裝置 通信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由多個天線元件組合而成的天線裝置及具備該天線裝置的通信終端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無線LAN等高速通信終端裝置和下一代移動電話等通信終端裝置中,往往利用MIMO(多端輸入多端輸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術。在利用MIMO技術的系統(tǒng)中,由于在發(fā)送側終端、接收側終端分別具有多個天線元件,發(fā)送側終端能利用多個天線元件,在相同的時刻以相同的頻率一次發(fā)送多個數據,因此,能在有限的頻帶下力圖提高通信速度。
然而,特別是在將MIMO技術運用于像移動通信終端這樣的小型的通信終端裝置的情況下,由于對通信終端裝置的殼體尺寸有限制,因此,不得不將多個天線元件接近配置,因而,難以充分確保天線元件間的隔離性。
因而,例如在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中,揭示了如下的方法:即,通過在兩個天線元件之間設置磁性體的壁、或配置彎曲狀導體圖案,來確保天線元件間的隔離特性。
這里,參照圖34,示出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無線裝置的結構。在圖34中,無線裝置1具有內置于殼體90內的電路基板91。在電路基板91的一條長邊附近設置有第一供電點93和第二供電點94。第一供電點93與第一天線元件95相連接。第二供電點94與第二天線元件96相連接。無線裝置1具有形成為面的磁性體97。配置磁性體97,使得對第一天線元件95的至少一部分遮擋住第二天線元件96的至少一部分。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8-24513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9-246560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然而,在這些方法中,因天線元件的配置位置、形狀、及尺寸會導致無法充分確保兩個天線元件的隔離性。另外,由于需要在兩個天線元件之間配置磁性體的壁或彎曲狀導體圖案這樣的隔離元件,因此,會使其結構和制造工序變得復雜。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事實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多個天線元件的配置位置、形狀、尺寸等的設計自由度較高、且不一定需要在天線元件之間設置隔離元件的、結構簡單的天線裝置、以及使用該天線裝置的通信終端裝置。
(1)實施方式1的天線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天線元件,該第一天線元件以第一諧振頻率發(fā)生諧振;
第二天線元件,該第二天線元件以第二諧振頻率發(fā)生諧振;以及
頻率穩(wěn)定電路,該頻率穩(wěn)定電路與所述第一天線元件和第二天線元件中的至少一個天線元件的供電端相連接,
所述頻率穩(wěn)定電路包括第一串聯電路(一次側電路)和第二串聯電路(二次側電路),所述第一串聯電路具有包含第一線圈狀導體、及與所述第一線圈狀導體進行串聯連接的第二線圈狀導體的結構,所述第二串聯電路具有包含第三線圈狀導體、及與所述第三線圈狀導體進行串聯連接的第四線圈狀導體的結構,
將所述第一線圈狀導體和所述第二線圈狀導體進行卷繞,以用這些線圈狀導體來構成第一閉合磁路,將所述第三線圈狀導體和所述第四線圈狀導體進行卷繞,以用這些線圈狀導體來構成第二閉合磁路,所述第一閉合磁路與所述第二閉合磁路相互耦合。
(2)實施方式2的天線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諧振頻率與所述第二諧振頻率是互不相同的頻率。
(3)實施方式3的天線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諧振頻率和所述第二諧振頻率與通信載波的頻率不同。
(4)實施方式4的天線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頻率穩(wěn)定電路分別與所述第一天線元件的供電端和所述第二天線元件的供電端相連接。
(5)實施方式5的天線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線圈狀導體與所述第三線圈狀導體相互進行磁耦合,所述第二線圈狀導體與所述第四線圈狀導體相互進行磁耦合。
(6)實施方式6的天線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線圈狀導體、所述第二線圈狀導體、所述第三線圈狀導體、以及所述第四線圈狀導體構成于介質或磁性體的層疊體坯體上。
(7)實施方式7的通信終端裝置包括:
第一天線元件,該第一天線元件以第一諧振頻率發(fā)生諧振;
第二天線元件,該第二天線元件以第二諧振頻率發(fā)生諧振;以及
頻率穩(wěn)定電路,該頻率穩(wěn)定電路與所述第一天線元件和第二天線元件中的至少一個天線元件的供電端相連接,其特征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44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