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蓮草直胸跳甲實驗種群的飼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64199.2 | 申請日: | 2011-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91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弓永華;馬瑞燕;王惠;趙龍龍;孫元星;閆德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陳新勝 |
| 地址: | 030801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蓮草直胸跳甲 實驗 種群 飼養 方法 | ||
1.一種蓮草直胸跳甲實驗種群的飼養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飼養方法的步驟如下:
(1)在玻璃瓶I中放入瓶底大小的濾紙一張,自來水浸濕;取剛羽化的成蟲放入瓶中,每瓶的蟲頭數為15-40頭,取2-4根從頂尖起含有4-8片新鮮的喜旱蓮子草莖葉,并用自來水浸泡5-15min后放入玻璃瓶I中,將紗布罩在玻璃瓶I口上,用橡皮筋固定,放置在人工培養箱中培養,人工培養箱的溫度為20-30℃,光照和黑暗時長比為10-18h∶8-12h,濕度為70%-90%;每天早9點前將玻璃瓶I從人工培養箱里取出,用尖頭鑷子夾住瓶內剩余莖葉的莖,用小狼毫毛筆輕輕撥落或抖落成蟲至玻璃瓶I中,取2-4根從頂尖起含有4-8片新鮮的喜旱蓮子草莖葉更換,并用自來水浸泡5-15min后放入玻璃瓶I中,然后封口;
(2)剛羽化的成蟲2-4日后開始產卵,每隔18-30小時將玻璃瓶I中卵塊和成蟲分開,每一次收集的卵塊即為同一批次,在瓶壁貼標簽記錄產卵日期;從玻璃瓶I從中取出帶有卵塊的莖葉,將有卵塊的葉片摘下,放入玻璃瓶II中,玻璃瓶II底鋪有同底大小浸濕的濾紙,每瓶放8-12片卵塊,用保鮮膜蓋住瓶口,并在其上刺10-15個針孔,再加蓋一塊紗布,用橡皮筋箍住瓶口;每日及時向玻璃瓶II內噴自來水,濕潤整個濾紙,保持玻璃瓶II內的濕度;卵塊在4-6天內孵化;
(3)幼蟲孵化后的第1天,直接往玻璃瓶II里加新鮮的喜旱蓮子草;第2天清除只帶卵殼的舊葉,并向玻璃瓶II內再加新鮮喜旱蓮子草;第3天把枯萎的喜旱蓮子草葉片夾出,并輕輕地用小毛筆把喜旱蓮子草舊葉片上殘余不多的幼蟲掃下,再向玻璃瓶II內加入新鮮的喜旱蓮子草;如此反復添加新鮮喜旱蓮子草,2齡和3齡幼蟲可直接用小狼毫毛筆掃下幼蟲或者用鑷子夾住舊草莖在玻璃瓶II中抖落下幼蟲,再向玻璃瓶II內加入新鮮的喜旱蓮子草;處理出的喜旱蓮子草莖葉丟到指定處理點銷毀;
(4)預化蛹的老熟幼蟲行動較緩慢,取食量也逐漸減少,將老熟幼蟲接入化蛹裝置中,用小狼毫毛筆將老熟幼蟲輕輕地接到喜旱蓮子草莖葉上,盡量接幼蟲于莖桿上,每個化蛹裝置中接入80-120頭老熟幼蟲;老熟幼蟲鉆入喜旱蓮子草莖稈中化蛹,將化蛹裝置放在溫度為20-30℃,光照和黑暗時長比為10-18h∶8-12h,濕度為70%-90%;從接入老熟幼蟲算起第7天便有羽化的成蟲出現,并在接下來的4天內全部羽化,在第11天就可以將裝置內的莖桿取出,老熟幼蟲化蛹率可達80%-9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農業大學,未經山西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419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接觸式汽車電子油門角度傳感器
- 下一篇:母脈平鋪圓柏扦插繁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