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輪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64108.5 | 申請日: | 2011-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11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克華;袁亮亮;梅廣益;程光明;閔力;許永超;丁金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C1/00 | 分類號: | B24C1/00;B24C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輪轂 磨粒流 毛刺 方法 | ||
1.汽車輪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一:將輪轂安裝到汽車輪轂磨粒流精密除毛刺與光整加工設備上固定;
步驟二:配置流變特性可控粘彈性磨粒流,并且將磨粒流導入到汽車輪轂磨粒流精密除毛刺與光整加工設備中;
步驟三:控制磨粒流對輪轂進行粗加工;
步驟四:控制磨粒流再對進行過粗加工的輪轂進行精加工;
步驟五:加工完成處理工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輪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的汽車輪轂磨粒流精密除毛刺與光整加工設備,包括機架(13),所述機架(13)頂端對稱設有左推進缸(1)和右推進缸(3),所述左推進缸(1)和右推進缸(3)之間設有上動力缸(2),所述上動力缸(2)連接上磨料缸(4),上磨料缸(4)安裝在工件罩(7)上方,由導桿(5)支撐,所述工件罩(7)中間設有連接于電機工件旋轉控系統(10)的傳動部件(9),工件罩(7)下方設有下磨料缸(11),下磨料缸(11)固定在下動力缸(12)上,還包括總體PLC自動化控制系統面板14,所述總體PLC自動化控制系統面板固結在機架(13)中的下支架側面,電機工件旋轉控系統(10)控制電路系統與總體PLC自動化控制系統連接,機架(13)上的液壓控制裝置電路系統與也與總體PLC自動化控制系統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輪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罩(7)通過回轉支承(6)固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輪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的磨粒流由以下成份組成,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聚氧化乙烯占60%,磨粒35%,硅油占3%,NaOH占2%,其中,磨粒由粒徑范圍在10~30μm的SiC和粒徑范圍在100~200μm的AL2O3組成,SiC和AL2O3的重量比為1∶3,調制方式為將聚氧乙烯液體倒入攪拌機容器,并加入對應比例的硅油和NaOH,啟動攪拌機攪拌5min后關閉攪拌機,倒入對應量的磨粒,啟動攪拌機,攪拌20分鐘后,關閉攪拌機,磨粒流體冷卻即可加工使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輪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控制磨粒流對輪轂進行加工的方法為采用調配好的流體磨粒通過專用管道排入下磨料缸(11),待其充滿整個下磨料缸(11),靜置0.5min,確保流體磨粒均勻充滿磨料缸內腔,然后,清理輪轂上表面,通過PLC控制面板控制左推進缸(1)、右推進缸(3)以及上動力缸(2),推動上磨料缸(4)沿導桿(5)向下運動壓緊工件罩(7),固定工件罩(7)并使其與電機工件旋轉控系統(10)連通,此時通過上動力缸(2)和下動力缸(12)交替作用于磨粒流,將磨粒流往對輪轂內側往復沖擊摩擦,整個加工時間設定5min,加工壓力設定為4MPa,加工時磨粒流速度為0.05m/min。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輪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優化磨粒流加工工藝為磨粒流優化加工,加工方式設定在粗加工完畢后,通過PLC自動化控制系統面板設定半精加工參數,加工方式為螺旋式拋光,電機速度設定為10r/min,電機帶動輪轂進行順時針旋轉,加工時間設定為2min,上動力缸(2)對磨粒流施加加工壓力3MPa;半精加工完畢后,再通過PLC自動化控制系統面板設定精加工參數,電機速度和旋轉方向,電機速度設定為20r/min,電機帶動輪轂旋轉方向為逆時針,加工時間設定為3min,再次進行一次加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輪轂磨粒流除毛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的加工完成處理工序包括,松解工件罩(7),經PLC自動化控制系統面板14設定,通過液壓系統將左推進缸(1)、右推進缸(3)以及上動力缸(2)中的活塞沿導向桿向上提起,采用外置的機械手將輪轂從工件罩(7)中取出,放置在清洗臺上并清理,通過PLC面板調控液壓系統,使下動力缸(12)推動下磨料缸(11)活塞向上運動,將下磨料缸(11)中的流體磨粒排出到專用容器中,最后,清理機臺,切換到PLC控制面板,關閉機床電源,關閉電動機電源,加工結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師范大學,未經浙江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410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