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燒爐及監測燃燒爐的內部襯里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3760.5 | 申請日: | 2011-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43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立志;趙代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工程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M5/00 | 分類號: | F23M5/00;F23M11/00;C01B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丙林;劉書芝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燒 監測 內部 襯里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燒爐及監測燃燒爐的內部襯里的方法,尤其是涂覆有感溫變色涂料的燃燒爐及用感溫變色涂料監測燃燒爐的內部襯里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限于環境保護SO2排放限制,石油化工及煤化工廠都設有硫回收裝置,而國內多采用克勞斯+加氫還原來處理酸性氣體。克勞斯反應部分的制硫燃燒爐內部溫度高達1300℃,工程上采用內部襯里保護爐體。一旦內部襯里出現損壞極易對制硫燃燒爐造成嚴重破壞。
為避免此問題發生,定期檢測爐壁溫度是考察爐子運行情況特別是襯里完好狀況的有力手段。生產運行中要求工人經常巡檢,監測控制爐壁溫度一般在150~250℃。
實際生產運行中,為避免爐壁高溫帶來燙傷事故,在爐體50mm外設置了隔熱保護層,同時兼具防雨棚的作用,從而帶來了巡檢人員不易監測爐壁溫度的情況。在紅外測溫儀廣泛應用后,多在隔熱保護層上開設多個活動小窗,采用非接觸紅外測溫來監視,但仍然不易監測且不能全面覆蓋爐外壁。檢測數據需要多組仍然是點狀選樣,不能全面覆蓋,且不易發現偶發的超溫現象。
在檢修時,檢修人員會進入爐體內部通過表面觀察及測量來檢查襯里的情況,對于小的隱患也不易發現。即使在停車檢修期間也不易開展針對性的內部襯里檢查,效率較低。
因此,需要一種便于監測燃燒爐內壁襯里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涉及一種燃燒爐,包括:
(A)爐體,具有內腔;
(B)內部襯里,設置在爐體的內壁上;
其中,爐體的外壁上涂覆有感溫變色涂料。
優選地,感溫變色涂料選自可逆感溫變色涂料、不可逆感溫變色涂料。優選地,所述不可逆感溫變色涂料的變色溫度上限T1大于所述可逆感溫變色涂料的變色溫度上限T2
優選地,可逆感溫變色涂料變色溫度在100~300℃之間,優選100~250℃之間,更優選150~200℃之間。
優選地,不可逆感溫變色涂料變色溫度在200~1500℃之間,優選200~1000℃之間,更優選250~910℃之間。
優選地,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位采用不可逆感溫變色涂料涂覆,其余部位采用可逆感溫變色涂料涂覆。
優選地,爐體的外壁頂部用不可逆感溫變色涂料涂覆,爐體的外壁其他部分用可逆變色涂料涂覆。
優選地,燃燒爐為臥式燃燒爐,優選制硫燃燒爐。
其中,不可逆感溫變色涂料涂覆長度為從燃燒器端部至尾部。
優選地,可逆感溫變色涂料、不可逆感溫變色涂料均為多變色感溫變色涂料。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監測燃燒爐的內部襯里的方法,其中,通過觀測的爐體的外壁上涂覆的感溫變色涂料的顏色確定內部襯里狀態。
采用本發明的燃燒爐可以方便地監測燃燒爐的內部襯里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燃燒爐外形圖(側視圖)。
圖2為燃燒爐沿圖1所示的A-A線的剖面圖。
圖3為涂料粉刷示意圖(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發明中,“與...相連”或“連接至”或“連通”,既可以是二者直接相連,也可以隔著常見的部件或裝置(例如閥、泵、換熱器等)相連或連接。
在本發明中,在不矛盾或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的所有實施例、實施方式以及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發明中,常規的設備、裝置、部件等,既可以商購,也可以根據本發明公開的內容自制。
在本發明中,為了突出本發明的重點,對一些常規的操作和設備、裝置、部件進行的省略,或僅作簡單描述。
目前,感溫變色涂料開發已經比較成熟。多變色不可逆感溫變色涂料溫度跨度已達到60~1300℃,國內開發的多個品種也可以覆蓋400~1250℃的范圍,并且可以按照不同的溫度梯度變化顏色。而多變色可逆感溫變色涂料溫度跨度目前也能夠覆蓋到常溫至200℃的范圍。并且其性能和溫度范圍均趨成熟,已成功應用于各個領域。
本發明一方面涉及一種燃燒爐,包括:
(A)爐體,具有內腔;
(B)內部襯里,設置在爐體的內壁上;
其中,爐體外壁上涂覆有感溫變色涂料。
優選地,感溫變色涂料選自可逆感溫變色涂料、不可逆感溫變色涂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工程分公司,未經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工程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37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