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3662.1 | 申請日: | 2011-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06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森田圭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3B19/12 | 分類號: | G03B19/12;G03B13/36;G02B7/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啟學律師事務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啟學 |
| 地址: | 日本東京都大***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鏡頭 反光 照相機 | ||
1.一種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其包括:
鏡盒(100),其被構造成容納鏡(102),該鏡被構造成當該鏡被插入到已通過攝像光學系統的光束的光路中時該鏡使所述光束的一部分偏轉;和
焦點檢測單元(105),其包括聚光透鏡(107a),該聚光透鏡被構造成使被所述鏡偏轉后的光束聚光,并且所述焦點檢測單元利用被所述聚光透鏡聚光的光和相位差方法來提供焦點檢測,
其中,所述鏡盒還包括:
第一開口(108a),其被配置成允許已通過所述攝像光學系統的所述光束入射到所述鏡盒;和
底板(103),其被配置于所述鏡和所述焦點檢測單元之間,所述底板包括前部(103a),該前部隨著所述前部延伸遠離所述第一開口而朝向所述攝像光學系統的光軸(50)傾斜,并且,
所述聚光透鏡的一部分相對于如下直線位于所述攝像光學系統的光軸側,該直線從所述第一開口的下端平行于所述攝像光學系統的所述光軸延長,其中所述第一開口的所述下端是所述第一開口的最靠近所述底板的端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被配置于所述攝像光學系統的預期成像面或者配置在該預期成像面附近,所述底板包括第二開口(104),被所述鏡偏轉后的光束通過所述第二開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還包括附著到所述底板的鏡側的表面的遮光片材(1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還包括第二開口(104),被所述鏡偏轉后的光束通過所述第二開口,并且
所述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還包括附著到所述底板的鏡側的表面的遮光片材(114),所述遮光片材具有位于所述第二開口上的第三開口(115),所述第三開口被配置于所述攝像光學系統的預期成像面或者配置于該預期成像面附近,并且所述第三開口(115)被配置成用作所述焦點檢測單元的視場光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開口小于所述第二開口。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光軸之間的最小距離(H1)大于被構造成保持所述鏡的鏡保持件和所述光軸之間的最小距離(H2)。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所述前部與所述光軸之間的角度θ1大于所述光軸與已通過所述攝像光學系統的有效光束的下端之間的角度θ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還包括:
板狀的中央部(103b),其被定位成比所述前部遠離所述攝像光學系統,其中所述中央部是所述底板的最靠近所述光軸的部分;和
板狀的后部(103c),所述后部隨著所述后部延伸遠離所述中央部而遠離所述光軸地傾斜。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鏡盒還包括側壁(103d),該側壁被構造成遮擋從所述后部反射的光束并且所述側壁被設置于所述后部的與所述攝像光學系統所在側相反的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能株式會社,未經佳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366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極深水海洋油氣田工程開發系統
- 下一篇:汽車內飾件生產輔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