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黃魚干擾素(IFN)基因及其克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63640.5 | 申請日: | 2011-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96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姚翠鸞;李嬋;王志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集美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20 | 分類號: | C12N15/20;C12N15/1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361021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黃魚 干擾素 ifn 基因 及其 克隆 方法 | ||
1.一種大黃魚干擾素基因,其特征在于:其蛋白編碼區的cDNA序列,具有序列表中SEQ?ID?NO.1堿基序列及SEQ?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黃魚干擾素基因的克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從大黃魚的肝臟和皮膚組織中提取總RNA;
(2)?然后進行cDNA第一鏈合成;
(3)?根據硬骨魚類IFN的同源片段序列設計引物進行嵌套聚合酶鏈式PCR反應,得到大黃魚IFN基因片段,其中正向引物F1:5’?ATGCTCAACAGGATTTTCT?3’,F2?5’GGCTAATAACTCCACTAAC?3’,反向引物R1:5’TCAGCTCCCAGGCTTCAGC?3’,?R2?5’TGTGTTCTCCTCCCATGA?3’;
(4)?又用2條基因特異性正向引物3F1:5’ACAGCCAGGCGTCCAAAG?3’,?3F2:5’?TCAGGTTCTGGAGGAGGC?3’?進行大黃魚IFN?cDNA?3’端快速擴增(3’RACE);
(5)?然后用2條基因反向引物R1?5’TCAGCTCCCAGGCTTCAGC3’:?R2:5’TGTGTTCTCCTCCCATGA?3’進行對大黃魚IFN?cDNA?5’端克隆(5’RAC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集美大學,未經集美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364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