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龍抗敏湯的中藥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3592.X | 申請日: | 2011-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6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洪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洪杰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 | 分類號: | A61K36/88;A61P37/08;A61P17/00;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崢 |
| 地址: | 2452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龍 抗敏湯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龍抗敏湯的中藥組合物,屬于醫藥領域。
背景技術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癥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現今通常采用斯汀可林等藥物治療,以防病情惡化。
發明內容
????為了緩解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種地龍抗敏湯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解決了蕁麻疹,多形紅斑病人因找不出相關病因,而使用強的松皮疹等西藥仍反復發作的難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地龍抗敏湯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蟬衣3-5克、地龍5-7克、路路通10-15克、荊芥5-10克、防風5-7克、桑寄生10-15克、丹皮15-18克、丹參13-18克、雙鉤10-15克、浮萍5-10克和地膚子10-15克。
????所述的地龍抗敏湯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蟬衣4克、地龍6克、路路通11克、荊芥7克、防風6克、桑寄生11克、丹皮16克、丹參15克、雙鉤12克、浮萍8克和地膚子11克。
服用方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將中藥加入陶制器皿中,加入適量自來水浸泡30分鐘,煮沸后再用溫火煎20分鐘,1天2次,每次將藥量煎至160亳升,上午、下午各服用一次。連續服用12天,癥狀根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解決了蕁麻疹,多形紅斑病人因找不出相關病因,而使用強的松皮疹等西藥仍反復發作的難題。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地龍抗敏湯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蟬衣4克、地龍6克、路路通11克、荊芥7克、防風6克、桑寄生11克、丹皮16克、丹參15克、雙鉤12克、浮萍8克和地膚子11克。
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將中藥加入陶制器皿中,加入適量自來水浸泡30分鐘,煮沸后再用溫火煎20分鐘。
實施例2:蕁麻疹患者張某,女,27歲,于2011年3月12日前來就診,腿部皮膚部分紅腫,劇癢,還伴有發燒、肚痛的癥狀,主治醫生開了本發明的藥方,她按1天2次,每次將藥量煎至160亳升,上午、下午各服用一次,連續服用10天后癥狀完全消失。
實施例3:蕁麻疹患者陳某,男,32歲,于2010年12月9日前來就診,背部皮膚部分紅腫,劇癢,還伴有發燒、肚痛的癥狀,醫生開了本發明的藥方,她按1天2次,每次將藥量煎至150亳升,上午、下午各服用一次,連續服用一周后癥狀完全消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洪杰,未經洪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359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相機閃光燈反射裝置
- 下一篇:通訊錄更新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