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110363335.6 | 申請日: | 2011-11-16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26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發明(設計)人: | 賈旭;唐孝芬;王家祿;劉玉章;白寶君;周佳;楊立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21B43/25 | 分類號: | E21B43/25;C09K8/60;C09K8/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韓蕾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油田 收率 方法 | ||
1.一種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其是一種采用調剖和深部液流轉向雙功能爆破型預交聯凝膠顆粒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其中,所述調剖和深部液流轉向雙功能爆破型預交聯凝膠顆粒是由單體、穩定交聯劑和非穩定交聯劑經引發劑引發發生聚合交聯所得到的本體凝膠經干燥研磨而成的凝膠顆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本體凝膠是首先使用穩定交聯劑和單體在引發劑的引發下進行預交聯形成穩定交聯顆粒,然后使用非穩定交聯劑在引發劑的引發下對所形成的穩定交聯顆粒進行再次交聯而得到的本體凝膠。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單體為丙烯酰胺或者丙烯酰胺與丙烯酸和/或其它單體的混合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其它單體包括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鈉鹽、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2-丙烯酸、磺丙基丙烯酸、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氯甲烷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中的一種或幾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穩定交聯劑包括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鈉鹽、二乙烯基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丙烯酸三甲基丙烷三甲基酯和甲叉基雙丙烯酰胺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地,所述穩定交聯劑與所述單體的質量比為1∶200-8000,所述單體是指與所述穩定交聯劑發生聚合交聯的單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穩定交聯劑包括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丙烯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甲醇基丙烷三丙稀酸脂、乙氧基三羥甲基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以及它們的衍生物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地,所述非穩定交聯劑與所述單體的質量比為1∶300-3000,所述單體是指與所述非穩定交聯劑發生聚合交聯的單體。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引發劑為硫酸鉀、過硫酸銨和四甲基乙二胺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地,在兩次聚合交聯過程中,每一次聚合交聯時所述引發劑與所述單體的質量比均為1∶300-5000。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調剖和深部液流轉向雙功能爆破型預交聯凝膠顆粒的粒徑為100-120目。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調剖和深部液流轉向雙功能爆破型預交聯凝膠顆粒是按照以下步驟制備的:
(1)將丙烯酰胺加入蒸餾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質量百分比為10%-50%的單體第一溶液;
(2)以蒸餾水為溶劑配制得到濃度為0.01%-0.1%的穩定交聯劑溶液;
(3)將穩定交聯劑溶液加入單體第一溶液中,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4)向第一混合溶液中注入氮氣凈化15-60分鐘;
(5)向經過氮氣凈化的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引發劑,攪拌均勻后,放入45-80℃的恒溫箱中保溫5-12個小時,得到成膠的凝膠塊;
(6)將凝膠塊切成小塊并干燥,得到穩定交聯凝膠塊;
(7)將丙烯酰胺加入蒸餾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質量百分比為10%-50%的單體第二溶液;
(8)以蒸餾水為溶劑配制濃度為0.1%-1%的非穩定交聯劑溶液;
(9)將非穩定交聯劑溶液加入單體第二溶液中,攪拌2-4小時直到溶液完全均勻;
(10)向溶液中注入氮氣凈化15-60分鐘;
(11)向溶液中加入0.1g的引發劑,并攪拌2-4小時直到完全均勻,形成第二混合溶液;
(12)將已經干燥的穩定交聯凝膠塊研磨成顆粒,得到穩定交聯凝膠顆粒;
(13)將穩定交聯凝膠顆粒放入步驟(11)的第二混合溶液中,靜置24小時;
(14)將步驟(13)形成的混合溶液放入60℃的恒溫箱中保溫24小時,得到本體凝膠,干燥研磨之后得到所述調剖和深部液流轉向雙功能爆破型預交聯凝膠顆粒。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地面注入設備中使用注入水將所述調剖和深部液流轉向雙功能爆破型預交聯凝膠顆粒配制成穩定溶液,然后將穩定溶液注入高含水油層中,其中,在穩定溶液中,所述調剖和深部液流轉向雙功能爆破型預交聯凝膠顆粒的質量百分比含量為0.1%-0.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333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