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管彎曲變形試驗系統中試驗管管端轉角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3323.3 | 申請日: | 2011-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73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吉玲康;李彥峰;馮耀榮;左水利;陳宏遠;鄒海萍;王海濤;楊勇鳴;宮少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6 | 分類號: | G01N3/06;G01B2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孟阿妮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管 彎曲 變形 試驗 系統 管管 轉角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管工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鋼管彎曲變形試驗系統中試驗管管端轉角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在鋼管彎曲變形試驗中,試驗管直徑、壁厚變化范圍很大,僅用彎曲載荷和管端位移之間的關系曲線圖還不能準確評價試驗管的抗彎曲變形能力。綜合考慮彎曲載荷和管端位移關系曲線、彎曲載荷和管端轉角關系曲線才能更加準確地評價不同直徑、壁厚及不同鋼級的試驗管抗彎曲變形能力。多年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彎曲載荷和管端轉角關系更加能說明試驗管的抗彎曲變形能力,也是評價試驗管抗彎曲變形能力的重要依據。
由于試驗管在承受彎曲載荷的彎曲變形過程中,試驗管不僅有彎曲變形,而且在水平面內有平面運動,這樣就很難找到測量管端轉角的測量基準,沒有測量基準作參考,轉角測量就無法談起。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目前尚無鋼管彎曲大變形試驗系統,對試驗管管端轉角測量更是缺乏經驗。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測量模型簡單準確、測量成本低、使用安裝方便的鋼管彎曲變形試驗系統中試驗管管端轉角測量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管彎曲變形試驗系統中試驗管管端轉角測量裝置,包括拉線式位移傳感器,所述拉線式位移傳感器通過傳感器安裝板安裝在軸座上,所述拉線式位移傳感器的線繩固定在固定側力臂轉軸筒上,所述軸座上設有軸承,所述軸承上設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上套設固定側力臂轉軸筒,所述固定側力臂轉軸筒連接固定側力臂,所述拉線式位移傳感器電連接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連接計算機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
所述拉線式位移傳感器用螺釘通過傳感器安裝板水平地安裝在軸座上。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實施例的測量模型結構簡單,測量結果準確;
2.本發明實施例的試驗管管端截面轉角測量方法巧妙,測量成本低;
3.本發明實施例的試驗管管端截面轉角測量裝置安裝方便,測量裝置可重復使用;
4..本發明實施例的測量原理及測量方法可適用于不同直徑、壁厚的高壓、高鋼級鋼管,且測量裝置不受試驗管長度、直徑及壁厚的變化影響,一套測量裝置可用于不同的直徑、壁厚及長度試驗管彎曲變形試驗的管端轉角測量。
本發明特別適用于模擬高壓、大口徑、大壁厚、高鋼級油氣輸送管承受實際服役載荷狀態,測量試驗管彎曲變形試驗時試驗管管端的轉角。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鋼管彎曲變形試驗系統中試驗管管端轉角測量裝置示意圖。
圖中:1傳感器安裝板、2拉線式位移傳感器、3固定側力臂轉軸筒、4軸承、5轉動軸、6軸座、7固定側力臂、8試驗管、9信號調理器、10計算機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參見圖1,一種鋼管彎曲變形試驗系統中試驗管管端轉角測量裝置,包括拉線式位移傳感器2,拉線式位移傳感器2安裝在傳感器安裝板1上,傳感器安裝板1再通過螺釘安裝在軸座6上,拉線式位移傳感器2的線繩固定在固定側力臂轉軸筒3上,軸座6上設有軸承4,軸承4上設有轉動軸5,轉動軸5上套設固定側力臂轉軸筒3,固定側力臂轉軸筒3連接固定側力臂7,拉線式位移傳感器2電連接信號調理器9,信號調理器9連接計算機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10。拉線式位移傳感器2可以直接讀出位移長度。
參見圖1,本發明的裝置在使用時,首先按試驗要求制備好試驗管8,用焊接方式將制備好的試驗管8和連接法蘭進行連接。無損探傷檢查焊接質量合格后進行靜水壓試驗,檢驗合格確定試驗管達到試驗要求。吊裝焊接上連接法蘭的試驗管8到試驗機械加載系統上,調整安裝精度,使試驗管8中心線平行于機械加載系統的承力梁的中心線、固定側力臂7垂直于機械加載系統的承力梁中心線,定位后把緊高強度螺栓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33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