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縫紉機和用這種縫紉機縫制線縫起始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2200.8 | 申請日: | 2011-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50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J·恩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杜爾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5B47/00 | 分類號: | D05B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吳鵬;馬江立 |
| 地址: | 德國比***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縫紉機 這種 縫制 起始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縫紉機。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這種縫紉機縫制線縫起始部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EP?2028311A2和DE?10234251A已知這種類型的縫紉機。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以運行可靠的方式確保在線縫起始部處有一小段面線從縫料中突出,并且希望在結構成本低的情況下實現這一點。
根據本發明,所述目的通過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中給出的特征的縫紉機來實現。
根據本發明認識到,設置在線桿和面線夾之間的拉線裝置能實現:使在線桿向下運動時造成的過量的線被拉回,在縫制線縫起始部的情況下隨后借助線桿在縫料中將面線在一定程度上拉回,使得面線的自由端部在線縫起始部處僅還有很小一部分從縫料中突出。在此,面線被拉回的長度相當于由拉線裝置造成的線程差。此外,能夠將面線的作為面線開端的自由端部拉至縫料之下,從而不影響被縫紉的縫料的外觀。由此得到在視覺上令人滿意的線縫起始部,而無需通過切斷來進一步縮短面線的突出的自由端部。這特別在對于線縫的視覺質量特別關注的應用中是有利的,例如當縫制機動車的車內部件的革料時。面線張緊裝置可分為面線主張緊裝置和面線預張緊裝置。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拉線裝置可在結構成本低的情況下集成在面線引導單元中。另選地,拉線裝置也可以設計為具有能橫向于線行進方向直線移位的線孔。用于使線孔移位的驅動裝置可以借助于升降缸或起重電磁鐵來實現。用于拉線裝置的支架的定位驅動裝置可以包括步進電機。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孔布置方案優化了拉線裝置的拉線效果。兩個相對機架固定的導線孔在線延伸路線中優選布置在可擺動的線孔附近。在中性位置/非作用位置中的可擺動的線孔與兩個相對機架固定的導線孔之間的距離可小于2cm,也可以小于1cm。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拉線裝置的布置方案使得拉線裝置和面線夾能集成在一個可一起被安裝的結構單元中。
恰好一個面線夾使結構成本和縫紉機工作時的控制成本降低。
根據權利要求6和7所述的方法的優點對應于前面聯系產品說明的內容。反轉動位置/對位轉動位置(Gegen-Drehposition)可在梭尖在所述抓住轉動位置后轉過至少180°之后達到,例如在梭尖之一轉過240°或245°之后。由于在通過擺梭/片梭/鉤圈裝置(Greifer)抓住面線之后在至少一部分的擺梭轉動期間保持夾線位置,所以實現了在線縫起始部處利用擺梭將面線端部向下拉動使之通過縫料。在拉線裝置從中性位置移位至拉線位置時對面線的拉緊(Anziehen)導致,當線桿隨后再次抬起時線桿在面線夾釋放的情況下把線縫起始部處的面線拉回一通過面線的線程差規定的長度值,該線程差由拉線裝置的移位引起。可以在線縫起始部的第一線跡期間進行拉線裝置從中性位置至拉線位置的移位。可選地,該移位也可以在縫紉線縫起始部時的第二線跡期間,第三線跡期間或一個更靠后的線跡期間進行。可以通過小幅漸增的方式在后續縫紉過程中使拉線裝置從拉線位置返回中性位置。該返回也可以在縫紉過程結束時進行。例如,在縫紉機的切線過程結束時進行該向中性位置的移位。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時間延遲被證明能在線縫起始部處確保操作可靠地拉回面線。該時間延遲應當不低于一確定的最小值,從而操作可靠地進行所述拉回。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絕對時間延遲被證明特別適于確保拉線裝置的可靠操作。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對壓料裝置/壓腳的卸載阻止了,在擺梭向下拉動穿過縫料的面線時面線不希望地被壓料裝置夾住。
附圖說明
下面借助于附圖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在附圖中:
圖1示出縫紉機的正視透視圖;
圖2以相對于圖1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據圖1的縫紉機的面線引導單元在“0°針桿上死點”主軸位置時的局部;
圖3以相對于圖1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據圖1的縫紉機的面線引導單元在“205°成環行程”主軸位置時的局部;
圖4以相對于圖1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據圖1的縫紉機的面線引導單元在“300°面線夾去激活”主軸位置時的局部;
圖5以相對于圖1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據圖1的縫紉機的面線引導單元在“325°拉線裝置被激活”主軸位置時的局部;
圖6以相對于圖1放大的比例示出根據圖1的縫紉機的面線引導單元在“60°線桿上死點”主軸位置時的局部;以及
圖7示出沿著由面線和底線限定的線縫平面將雙層縫料剖開的豎直剖面的示意圖,其中可見具有自由的面線端部的初始線縫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杜爾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未經杜爾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22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鑲嵌式自動離合聯軸器
- 下一篇:油環外圓輪廓形狀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