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操作部發光機構及操作機構無效
申請號: | 201110361841.1 | 申請日: | 2011-11-15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66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23 |
發明(設計)人: | 山崎洋輔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尼康 |
主分類號: | G03B17/02 | 分類號: | G03B17/02;G03B15/03;F21V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陳海紅;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操作 發光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操作部發光機構及操作機構。
背景技術
以往,要求用于在夜間、黑暗場所提高操作部的視認性的技術。例如,在日本特開2009-86436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具有用于照明按鍵的導光片的照明裝置。在日本特開2007-199362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用外裝部件保持光導件的構造。
發明內容
但是,在日本特開2009-86436號公報中,雖然能夠使用導光片向一方向射出光,但難以使采用橡膠開關的按鍵發光。
在日本特開2007-199362號公報中,雖然能夠通過光導件的照明視認標識(電源LED窗露出部)的位置,但在夜間、黑暗場所難以判別模式標度盤處于何種狀態。
本發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夜間、黑暗場所提高操作部的視認性的操作部發光機構及操作機構。
本發明的方案采用與實施方式所示的圖1~圖5對應的以下結構。另外,為了便于理解地說明本發明,對應標注表示一實施方式的附圖標記地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實施方式。
操作部發光機構(2)包括:具有導電部(12b)和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12a)的操作單元(12)、從設置導電部(12b)的一側照明操作部件(12a)的照明單元(3),導電部(12b)周圍的操作部件(12a)的形狀是以使來自照明單元(3)的照明光均勻地照明與設置導電部(12b)一側相對的操作部件面的方式使照明光折射的形狀。
操作機構(1)具有操作部發光機構(2)。
利用操作部發光機構,能夠在夜間、黑暗場所提高操作部的視認性。此外,能夠提供具有該操作部發光機構的操作機構。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1變形例的剖面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2變形例的剖面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3變形例的剖面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4變形例的剖面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第4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5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該實施方式表示本發明的一方案,不限定該發明,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的范圍內可任意變更。此外,在以下的附圖中,為了容易理解各結構,實際的構造和各構造的縮小比例、數目等不同。
(第1實施方式)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操作機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操作機構的剖面圖。
操作機構1是具有為了在夜間、黑暗場所提高按鍵(操作部件)的視認性而照明按鍵的照明單元的操作機構,在例如照相機等拍攝(攝像)裝置中應用于操作部。
如圖1所示,操作機構1具有操作部發光機構2、蓋11、撓性(柔性)基板14、壓板15和螺釘16。
操作部發光機構2具有操作單元12、和照明操作單元12的照明單元3。
操作單元12具有按鍵(button,按鈕)12a和導電部12b。按鍵12a是具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例如由有機硅橡膠等橡膠部件構成。按鍵12a可以是用橡膠部件一體成形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觸的按鍵頭的部分和按鍵背面側(與按鍵頭相反一側)的突起部分,也可以用塑料等樹脂部件一體成形上述兩部分。
雖然未圖示,在按鍵12a的按鍵頭實施具有透光性的白色涂覆,并在其上印刷黑色。由此,在照明單元3發光時,僅按鍵12a的露白部(未印刷黑色的部分)亮光。
在操作機構1設有多個(例如5個)的操作單元12。多個按鍵12a在與顯示部20相鄰的位置排成一列地配置。多個按鍵12a與人的手指配置對應配置。由此,可謀求提高操作性。
顯示部20例如是液晶顯示器。顯示部20顯示通過拍攝而得的圖像數據、操作單元12的操作畫面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尼康,未經株式會社尼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18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