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芯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1634.6 | 申請日: | 2011-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12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林百洋;陳怡發;林志冠;陳相嘉;翁圣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5/14 | 分類號: | G01N15/14;G01N21/64;C12M1/34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張龍哺;馮志云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芯片 | ||
1.一種生物芯片,包括:
一芯片本體,具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容置槽與一微流道,其中該微流道連通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二容置槽;
一第一電極,配置于該芯片本體且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一端用以接觸一檢測裝置的一第一探針,該第二端位于該第一容置槽;以及
一第二電極,配置于該芯片本體且具有一第三端與一第四端,其中該第三端用以接觸該檢測裝置的一第二探針,該第四端位于該第二容置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該芯片本體包括:
一第一基板,其中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配置于該第一基板上;以及
一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一貫孔、一第二貫孔與該微流道,其中該第二基板配置于該第一基板上而未覆蓋該第一端與該第三端,該第一貫孔與該第二貫孔分別暴露該第二端與該第四端,該第一貫孔構成該第一容置槽,該第二貫孔構成該第二容置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該芯片本體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貫孔與一第二貫孔,其中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配置于該第一基板上,該第二端環繞該第一貫孔,該第四端環繞該第二貫孔;以及
一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與該微流道,其中該第二基板配置于該第一基板上而未覆蓋該第一端與該第三端,該第二端與該第四端分別暴露于該第一凹槽與該第二凹槽,該第一貫孔與該第一凹槽構成該第一容置槽,該第二貫孔與該第二凹槽構成該第二容置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該芯片本體包括:
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與該微流道;
一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一貫孔與一第二貫孔,其中該第二基板配置于該第一基板上,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配置于該第二基板上,該第二端環繞該第一貫孔,該第四端環繞該第二貫孔;以及
一第三基板,具有一第三貫孔與一第四貫孔,其中該第三基板配置于該第二基板上而未覆蓋該第一端與該第三端,該第三貫孔與該第四貫孔分別暴露該第二端與該第四端,該第一凹槽、該第一貫孔與該第三貫孔構成該第一容置槽,該第二凹槽、該第二貫孔與該第四貫孔構成該第二容置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還包括一遮蔽層,配置于該芯片本體且具有一光學窗,該光學窗的位置對應該微流道的一段。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該第一電極、該第二電極與該遮蔽層屬于同一層圖案化金屬層。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還包括一第三電極,配置于該芯片本體且具有一第五端與一第六端,其中該芯片本體還具有連通該微流道的一第三容置槽,該第五端用以接觸該檢測裝置的一第三探針,該第六端位于該第三容置槽。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其中該芯片本體的材質為高分子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163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