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芯筆密封圈的裝配裝置及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110361575.2 | 申請日: | 2011-11-15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55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發明(設計)人: | 徐久宏;王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工業園區新維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43K15/02 | 分類號: | B43K15/02 |
代理公司: | 蘇州慧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安紀平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中芯筆 密封圈 裝配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筆的自動化裝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中芯筆密封圈的自動化裝配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中芯筆的筆蓋上,通常都設置有筆夾和固定筆頭位置且防止墨水從筆頭中揮發出的密封圈,如圖1a及1b所示,為改進前傳統的密封圈的結構,圖2a及2b為現在廣泛應用的改進后的密封圈的結構。
而現有的將筆夾和密封圈裝配于筆蓋上的自動化裝配機中,在裝配密封圈時,由直線送料器將密封圈送至承料座上,然后由吸嘴將承料座上的密封圈一個接一個地送至下一工站的承料座上,準備密封圈的裝配。然而,由于直線送料器送至承料座上的密封圈是一個緊挨著一個,甚至出現一個部分疊放在另一個的上面,尤其對于如圖2所示的密封圈來說,由于其底層較薄,更容易出現在承料座上相互疊壓的現象,而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吸嘴無法正常吸取被疊壓的密封圈,進而導致裝配的效率大大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出一種新中芯筆密封圈的裝配裝置及方法,以提高中芯筆蓋裝配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中芯筆密封圈的裝配裝置,包括傳送密封圈的送料裝置和吸取密封圈的吸嘴,所述吸嘴與氣源相接,所述裝配裝置還包括錯位裝置,所述錯位裝置包括承料座和推動承料座錯位運動的第一氣缸,所述承料座位于所述送料裝置的一端,所述吸嘴置于承料座的上方以吸取承料座上待吸取的密封圈。
其中,所述送料裝置包括送料帶和直線送料器。
所述直線送料帶上設有至少一容置密封圈的凹槽。
所述裝配裝置還包括控制吸嘴運動軌跡的第二氣缸。
所述吸嘴上方還設有頂桿及控制頂桿上下運動的第三氣缸。
所述承料座的錯位運動方向與送料裝置的送料方向相垂直。
所述承料座上表面容置待吸取密封圈的位置處的寬度略大于一個密封圈的直徑。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中芯筆密封圈的裝配方法,包括以下裝配步驟:
步驟一、由送料裝置將密封圈傳送至錯位裝置承料座上的容置待吸取密封圈的位置處;
步驟二、錯位裝置的第一氣缸推動承料座沿與送料裝置傳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動一段距離以實現密封圈的錯位;
步驟三、第二氣缸控制吸嘴向下移動吸取承料座上的密封圈,然后由吸嘴將密封圈移送至下一裝配工站上;
步驟四、吸嘴上端的第三氣缸推動頂桿向下移動將密封圈從吸嘴上頂開;
步驟五、吸嘴及錯位裝置復位,準備下一組密封圈的裝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揭示的中芯筆密封圈的裝配裝置及方法,其保證了吸嘴對密封圈吸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中芯筆密封圈的裝配效率,同時被吸嘴吸取的密封圈在頂桿的作用下能夠準確無誤地釋放于目的工站上,而不會粘附于吸嘴上影響吸嘴對下一個密封圈的正常吸取。
附圖說明
圖1a及1b是傳統的密封圈的主視圖及俯視圖;
圖2a及2b是改進后的密封圈的主視圖及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中芯筆密封圈的裝配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芯筆密封圈的裝配裝置的俯視圖;
圖5是本發明中芯筆密封圈的裝配裝置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的附圖,對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發明所揭示的中芯筆密封圈的裝配裝置是中芯筆筆夾及密封圈自動化裝配設備上的一部分,且該裝配裝置尤其適用于圖2a及2b中所示的密封圈的裝配。如圖3、4所示,所述裝配裝置包括密封圈的送料裝置2,密封圈的錯位裝置3,及吸取密封圈的吸嘴4。所述送料裝置2包括送料帶21及直線振動送料器22,送料帶21上設有至少一排放置密封圈的凹槽23,所述錯位裝置3包括位于送料帶21前端的承料座31和推動承料座沿圖1中的X方向左右移動的第一氣缸32,所述第一氣缸32設于承料座31的一端。本實施例中為兩排平行設置的凹槽,吸嘴4亦為兩個,用以同時吸取并列于承料座31上的兩個密封圈。
結合圖5所示,吸嘴4置于承料座31的上方,其上設有與真空氣源(圖未示)相接的接頭41,該吸嘴4用于吸取由錯位裝置3錯位后的置于承料座31上的待吸取密封圈,吸嘴4的運動軌跡通過第二氣缸42控制實現,即第二氣缸42控制吸嘴4吸取承料座31上的密封圈的上下運動和將密封圈放置到下一工站上的水平移動,以及吸嘴4的復位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工業園區新維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工業園區新維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15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