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及有機廢水處理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110361028.4 | 申請日: | 2011-11-15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2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發明(設計)人: | 劉德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中環萬代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 |
地址: | 51144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脈沖 流化床 反應器 有機 廢水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效處理的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和利用該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處理有機廢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高濃度、高難度有機廢水特別是造紙廢水主要來自原料木片(或麥草等)的浸洗加工、化機漿中段水、箱板紙生產過程。廢水的特點是水量大,SS、CODCr均較高,廢水B/C較低,可生化性較差,屬于高濃度、高難度有機廢水之一。廢水的污染物成分復雜,含有大量分子結構較穩定的大分子污染物,如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以及少量松香等難降解污染物,并含有部分其它的有機雜質以及部分無機物和氯化物等少量有毒物質。木質素及其衍生物、纖維素、半纖維素等是形成CODCr及BOD的主要成分;細碎木片、細小纖維、土壤顆粒等主要形成固體懸浮物(SS)。該類廢水在厭氧處理過程中產泥、產氣量較大,如果不能將厭氧池內的氣-固-液三相進行有效分離,廢水的處理效果將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目前,國內外主要采用傳統的UASB、EGSB、IC等厭氧反應器對高濃度、高難度有機廢水進行處理,但這些工藝都難以取得高效的氣-固-液三相分離效果,同時不易培養出沉淀性能好、生物活性高的顆粒污泥。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高效處理的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和利用該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處理高濃度、高難度有機廢水的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處理的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PAFR-B反應器)。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
一種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包括主體、位于主體上方的并設有進水口的儲水罐、與儲水罐連接的脈沖布水器,
所述的主體內腔中部設有三相分離器和三相分離平臺,所述的三相分離器為至少一個長條形下口過濾袋,所述的下口通過法蘭與三相分離平臺連接,過濾袋的上端通過支架固定;所述的三相分離平臺上設置有供污泥由上至下通過的單向閥;?
所述的主體內腔在所述的三相分離器上方設置有出水口;
所述的主體內腔在所述的三相分離平臺下方設置有內循環抽水管,所述的內循環抽水管與所述的儲水罐連接。
作為本發明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三相分離器為三個長方形下口過濾袋。
作為本發明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的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還設置有與二沉池出水口連接的回流系統,所述的回流系統與儲水罐連接。
作為本發明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脈沖布水器在主體內腔底部及距底部2至4米設置有兩層或三層的脈沖出水口。脈沖出水口還可設為反沖排渣功能的出水口。
下層布水的中間成45°角向下噴水,外圈成0°角向圓心噴水,上層外圈布水成90°角垂直向下噴水,形成中心部位向上周圍向下的循環模式,最大限度攪動污泥。
本發明的又一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效率高、能夠對高濃度、高難度有機廢水的高效厭氧處理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
一種高濃度、高難度有機廢水的高效厭氧處理方法,所述的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高濃度、高難度有機廢水經預處理后進行物化處理,并經初沉池泥水分離后自流至調節池;
(2)調節池廢水提升至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經脈沖布水后進行水解酸化反應,經三相分離后污泥被截留在厭氧池內,氣體被分離后進入氣體收集系統或沼氣焚燒裝置,廢水自流入下一級處理系統;所述的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為前述的脈沖厭氧流化床反應器(PAFR-B反應器)。
所述的PAFR-B反應器設有防堵塞布水系統。
PAFR-B反應器能高效處理各類高濃度、高難度有機工業廢水,如印染廢水、造紙廢水、化工廢水、淀粉廢水等。PAFR-B工藝操作簡單,投資省、運行費用低,去除效率高,是一種比傳統厭氧工藝更先進、更符合國情的新型厭氧處理技術。
PAFR-B反應器的特點如下:具有新一代高效三相分離技術。
由于厭氧反應器的獨特功能和特殊構造,使厭氧的三相分離成為一件特別困難的任務。泥水混合均勻、污染物去除率高和產氣量大是厭氧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三相分離最大的難題,很多厭氧系統失敗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確處理這些矛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中環萬代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廣州中環萬代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10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