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太陽能集熱管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60919.8 | 申請日: | 2011-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50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杜維欽;杜靜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維琦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2/46 | 分類號: | F24J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壽寧;張華輝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陽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熱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屬于太陽能高效利用的反射線聚焦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通過連接頭和尾端蓋實現串聯或并聯,并將光熱直接轉換成可需求的工質飽和蒸汽的太陽能集熱管。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內市場上應用的太陽能集熱管均為雙玻璃真空管,其結構均為:雙層玻璃管的中間是吸熱層和真空,一端開口。這種結構的真空管為低溫的,易碎易爆,一端開口的集熱管應用方式和領域有很大的局限性。個別集熱管,所謂的承壓,耐高溫,實際上均達不到資料上的標明的數據。發明人通過檢索審查,運行時間均在一個小時內的試驗段,都不能實際長時間的應用,存在一定的不足問題和缺陷,并都是一端開口的,此現狀不能滿足我國高速發展的需要。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太陽能集熱管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太陽能集熱管,應用范圍領域擴大,為我國節能減排,保護環境起到促進作用,對能源的短缺起到了緩解作用,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集熱管,不僅使集熱管的兩端是開口直通式的,而且要耐高溫高壓,運行溫度達到400度,壓力達到16兆帕,本發明通過連接頭和尾端蓋實現集熱管之間串聯或并聯,在太陽光反射線聚焦產生高和蒸溫高壓的飽和蒸汽,從而可形成陣列,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大大提高了保護環境的力度,應用領域更廣泛。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一種太陽能集熱管,包括真空管、內管、外管以及波紋管接頭,其中:所述真空管和所述內管之間設置有真空層,所述內管的外表面設置有吸熱層;所述真空管上設置有2個內端環和2個外端環,所述內端環的內徑邊與所述外管連接,所述真空管的外端設置有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的一端連接于所述2個內端環,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內端一側設置有內密封圈,另一側設置有密封硅膠;所述波紋管接頭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內管,另一端連接于所述外管;所述太陽能集熱管還包括毛細銅管,連接于所述2個內端環;在所述內管上設置有支點;所述太陽能集熱管的兩端是開口的,并且通過連接頭和集熱管尾端蓋串聯或并聯。
本發明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其中所述連接頭包括接頭套管、接頭波紋管、2個端環以及密封硅膠墊圈。
前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其中所述集熱管尾端蓋包括端蓋保溫層和進出口。
前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其中所述內管的厚度為2mm。
前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其中所述真空管為高硼硅玻璃真空管。
前述的太陽能集熱管,其中所述內管和所述外管均為不銹鋼管。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太陽能集熱管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發明不僅使集熱管的兩端是開口直通式的,而且要耐高溫高壓,運行溫度達到400度,壓力達到16兆帕。
2、本發明通過連接頭和尾端蓋實現集熱管之間串聯或并聯,在太陽光反射線聚焦產生高和蒸溫高壓的飽和蒸汽,從而可形成陣列,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大大提高了保護環境的力度,應用領域更廣泛。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太陽能集熱管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太陽能集熱管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請參閱圖1所示,為本發明太陽能集熱管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本發明太陽能集熱管,包括真空管1、內管2、外管3以及波紋管接頭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維琦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洛陽維琦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091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有無線電通信裝置的便攜式電動力工具
- 下一篇:光刻設備和襯底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