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油深度脫硫的加氫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0714.X | 申請日: | 2011-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77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立權;程國良;薛皓;左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67/00 | 分類號: | C10G67/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油 深度 脫硫 加氫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油化工領域中一種在臨氫條件下精制烴油的方法,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汽油深度脫硫的加氫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尾氣的污染日益為人們所關注,為保護環境,世界各國對車用燃料的組成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以降低有害物質的排放,其中對車用汽油中硫含量的限制更為苛刻。我國車用汽油標準近些年也在逐漸嚴格:2005年7月1日全國汽油執行國II標準,硫含量≯500μg/g;2009年12月31日,全國汽油執行國III標準,硫含量≯150μg/g;部分城市標準甚至更為苛刻,如北京、上海、廣州2008年已開始執行國IV汽油標準,硫含量≯50μg/g。下一步還會要求執行歐V汽油標準,硫含量≯10μg/g。
在我國催化裂化汽油占全部汽油的比例高達75%以上,汽油中90%以上的硫化物來自催化裂化汽油,隨著原油的重質化、劣質化趨勢的加劇,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含量會更高。因此,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脫硫是滿足汽油標準的關鍵。
采用加氫的方法對油品進行脫硫具有效果明顯、過程簡單和環保等優點,因此多數煉油廠采用加氫脫硫技術對催化裂化汽油脫硫。但在加氫脫硫反應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發生烯烴的飽和反應,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烴是辛烷值來源的重要組分,烯烴含量的變化對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響很大,因此加氫深度脫硫與辛烷值不損失是相互對立的。大部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主要以硫醇、硫化物、噻吩類硫化物等形式存在,并以噻吩類硫化物為主。硫醇硫主要集中在沸點低的輕餾分中,噻吩類硫化物主要集中在沸點高的重餾分中,硫的分布隨著沸點的升高而增加。烯烴的分布與硫的分布相反,隨著沸點的升高而減少,大部分烯烴集中在輕餾分中。根據催化裂化汽油的上述特點,很多研究單位采用把汽油分為輕、重餾分,然后對重餾分單獨加氫脫硫的方法,其目的都是使盡可能少的汽油進行加氫反應,以期望汽油辛烷值的損失小到煉油廠可接受的程度。現有的催化裂化汽油選擇性加氫脫硫技術主要是以滿足汽油硫含量≯150μg/g為目標,少數的能進一步能達到硫含量≯50μg/g,但要達到硫含量≯10μg/g的要求,巨大辛烷值損失是煉油廠不能容忍的。
催化裂化汽油組成比較復雜,在進行加氫脫硫反應的同時,伴隨的副反應也較多,如汽油中的烯烴會和加氫脫硫反應生成的H2S發生二次重排反應,重新生成硫醇,這會導致產品汽油硫醇含量超標。
催化裂化汽油中存在二烯烴等易結焦物質,雖然不會影響加氫產品汽油的質量,但是二烯烴結焦會縮短裝置運行周期,這也是目前汽油加氫裝置普遍存在的問題。此外,由于催化裂化汽油加氫裝置屬于加氫裝置的范圍,加氫裝置的通用限制條件,催化裂化汽油加氫裝置同樣給予限制,如原料油的氧含量、金屬雜質等限制要求。
因此,開發既能深度脫硫,又能使辛烷值損失減小到煉油廠可接受程度,而且裝置能夠長周期運行的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脫硫技術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CN200710064971.2公開了一種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的方法,將來自催化裂化裝置主分餾塔塔頂的<250℃的餾分經過分級冷卻后得到輕汽油餾分、中汽油餾分和重汽油餾分,輕汽油餾分經催化裂化裝置的吸收穩定系統后進入堿洗脫臭裝置;中汽油餾分在第一加氫反應區進行選擇性加氫脫硫,所得的加氫中汽油餾分進入堿洗脫臭裝置進行脫臭;重汽油餾分在第二加氫反應區進行加氫脫硫和辛烷值恢復反應,加氫重汽油餾分與脫臭后的輕汽油餾分和加氫中汽油餾分混合,得到清潔汽油產品。該方法存在如下缺點:一是輕、中汽油采用堿洗脫臭會產生大量的廢堿液、堿渣,帶來環保問題;二是重汽油餾分加氫反應區增加了辛烷值恢復反應,因此會有裂化等副反應存在,產生氫耗高,氣體產量大,汽油收率低的問題;三是中汽油餾分加氫反應部分未考慮脫除二烯烴等易結焦物質,存在結焦問題,裝置運行周期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07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對PET織物表面進行超疏水改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升降機傳動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