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傳感器及其制造方法、生物傳感器測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60219.9 | 申請日: | 2011-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5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史麗娜;李海亮;杜宇禪;牛潔斌;朱效立;李冬梅;謝常青;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1/55 | 分類號: | G01N21/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長明;王寶筠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傳感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測試 系統 | ||
1.一種生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光襯底;
透光襯底上的支撐柱陣列,所述支撐柱陣列包括多個支撐柱,每個支撐柱上表面形成有金屬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層為金、銀或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層的寬度或直徑為50-150納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層的厚度為50-150納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與襯底為相同的材料,所述襯底為二氧化硅、碳化硅或氮化硅。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陣列至少為兩列,每列至少包括兩個支撐柱,支撐柱之間的間隔相等。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支撐柱上的金屬層之間的間隔為150-750納米。
8.一種生物傳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透光襯底;
在所述透光襯底上形成包括多個支撐柱的支撐柱陣列,以及在所述支撐柱上表面形成金屬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陣列通過刻蝕所述透光襯底形成。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供透光襯底之后,形成支撐柱陣列之前,還包括步驟:在所述透光襯底上形成材料層;
在所述透光襯底上形成包括多個支撐柱的支撐柱陣列的步驟為:通過刻蝕所述材料層,在所述透光襯底上形成包括多個支撐柱的支撐柱陣列。
11.根據權利要求8-10中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層的寬度或直徑為50-150納米,支撐柱上的金屬層之間的間隔為150-750納米。
12.一種生物傳感器測試系統,包括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生物傳感器,還包括:所述生物傳感器的金屬層上及支撐柱之間的待測生物體,位于待測生物體之上的光源,以及位于襯底之下的光譜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6021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容積式分配器和用于分配離散量的液體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可拉伸式照明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