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粒面超纖及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58872.1 | 申請日: | 2011-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32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傅一非;李良軍;何玲芳;杭永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樺(常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N3/14 | 分類號: | D06N3/14;B32B3/24;B32B27/12;B32B27/18;B32B27/4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149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粒面超纖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全粒面超纖及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工藝流程:
a.選擇超纖基材:由浸漬的無紡布的網狀層和微孔聚氨酯層的粒面層組成,經過染色、定型處理;
b.通過離型紙作為載體將超纖基材轉移;
c.挑選PU樹脂:所述的PU樹脂按以下重量份配制:聚醚型樹脂100份、二甲基甲酰胺30~50份、丁酮30~50份、耐磨劑0.1~0.3份、真皮劑0.2~0.6份;
d.在超纖基材上通過粘貼劑粘貼PU樹脂:所述的粘貼劑按以下重量份配制:聚胺脂底料樹脂100份、架橋劑5~8份、促進劑1~3份、二甲基酰胺10~30份、丁酮10~30份;
e.超纖基材和PU樹脂粘貼后經塑化、分離、獲得超纖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粒面超纖及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a中選擇超纖基材的密度為0.45~0.5g/cm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樺(常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萬樺(常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887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能表自動封印裝置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內容解析存儲的基于內容的緩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