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切割玻璃帶的方法和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8509.X | 申請日: | 2011-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74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呂宏政;徐偉;L·王;周乃越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33/02 | 分類號: | C03B3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丁曉峰;劉佳 |
| 地址: | 美國***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切割 玻璃 方法 設備 | ||
本申請根據U.S.C.§119要求2010年10月29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第61/407975號的優先權益,本申請所依賴的內容以參見的方式納入本文。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地涉及玻璃板制造設備和方法。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用于在玻璃板經受彎曲和分離時操縱玻璃板的方法和設備。本發明例如在使用下拉工藝制造適用于LCD玻璃基板的玻璃板時是有用的,該下拉工藝諸如熔融下拉工藝或槽下拉工藝。
背景技術
熔融下拉是由美國紐約州康寧市的康寧股份有限公司所開發的一種領先技術,其用于制造適用于液晶顯示器(LCD)玻璃基板和其它光電裝置的精薄玻璃板。該工藝涉及將熔融玻璃流引入到稱為隔離管的成形槽中,該成形槽具有在稱為根部的直線處會聚的兩個側表面,允許熔融玻璃流過隔離管的槽的稱為堰的頂表面,作為兩條熔融玻璃帶沿著隔離管的側表面向下流動,在根部處結合和熔合以形成單個玻璃帶,然后在根部下方下拉和冷卻該單個玻璃帶以形成具有所需尺寸的玻璃板。在根部下方的區域中,玻璃帶在被拉動和冷卻時基本垂直向下地行進,從粘性態冷卻至粘彈性態,最終冷卻至基本彈性態。然后將彈性的玻璃帶切割成各個玻璃板,這些玻璃板經受進一步的精加工,諸如邊角修圓和拋光,然后被包裝和運輸至LCD面板制造商以用作TFT或濾色基板。在隔離管下方切割玻璃帶通常涉及對玻璃帶表面進行刻劃,然后沿刻劃線彎曲,由此將各個離散的玻璃板從玻璃帶中分離并運走。
用于制造玻璃板的熔融下拉工藝的一個優點是:因為玻璃板的質量區域僅僅暴露至大氣而決不暴露至諸如隔離管表面或成形設備的固體材料,所以玻璃板的表面質量高。該工藝已成功地用于制造寬度寬至3000mm且厚度約為0.6mm的玻璃板。
在過去的十年里,電子消費市場的LCD尺寸連同所需圖像質量一起穩步增長。這些刺激了對于大寬度玻璃基板的需求,并對諸如邊緣翹曲不平、板翹曲、表面不平和粗糙度、厚度均勻性、以及應力的玻璃板質量施加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此外,已經發現,消費者關注于越來越輕的電子裝置,這就要求薄玻璃基板具有500μm、400μm、300μm甚至更小的厚度。
使用熔融下拉工藝制造大尺寸和/或薄玻璃板不是簡單的工作。近年來,諸如本發明人的專家已經洞察到會影響玻璃板所需性質的許多工藝參數。例如,已經發現,在玻璃基本彈性時從玻璃帶分離玻璃板會導致在分離線上方玻璃帶不合需要的運動,這會傳播到粘彈性區域,甚至傳播到粘性區域,由此影響在這些區域形成的玻璃板性質。
因此,需要一種用于制造玻璃板的設備和方法,其在容許的產量下具有所需的性質,并具有改進的玻璃帶穩定性。本發明滿足了這個需要和其它需要。
發明內容
這里披露了本發明的幾個方面。應能理解地是,這些方面可彼此交疊或不交疊。因此,一個方面的一部分可落入另一方面的范圍內,反之亦然。
每個方面通過多個實施例來說明,其又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具體實施例。應能理解地是,這些實施例可彼此交疊或不交疊。因此,一個實施例的一部分或其具體實施例可落入或不落入另一實施例或其具體實施例的范圍之內,反之亦然。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種用于制造目標玻璃板的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提供前驅玻璃帶,所述前驅玻璃帶包括彈性部分,所述彈性部分具有厚度T1、寬度W1、具有目標點TP且以速度V1行進的第一主表面S1、與S1相對的第二主表面S2,S1包括第一周界區域PR1、第二周界區域PR2、以及第一中心區域CR1;S2包括第三周界區域PR3、第四周界區域PR4、以及第二中心區域CR2,其中,PR1與PR3相對,PR2與PR4相對,CR1與CR2相對;
(B)使第一對邊緣輥FR1在第一邊緣輥位置與PR1和PR3接合,所述第一對邊緣輥FR1具有相對于地面的基本靜止轉動軸;
(C)使第二對邊緣輥FR2在第二邊緣輥位置與PR2和PR4接合,所述第二對邊緣輥FR2具有相對于地面的基本靜止轉動軸;
(D)使以基本等于V1的速度行進的第一邊緣約束件ER3在線SL下游的第一邊緣約束件位置與PR1和PR3中的至少一個接觸,所述線SL基本垂直于V1經過所述目標點TP;
(E)使以基本等于V1的速度行進的第二邊緣約束件ER4在所述線SL下游的第二邊緣約束件位置與PR2和PR4中的至少一個接觸,
(F)在S1上且在所述第一邊緣約束件和所述第二邊緣約束件的位置下游,沿所述線SL形成橫向刻劃線;以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寧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康寧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850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