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果樹環剝刀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58411.4 | 申請日: | 2011-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422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韓長杰;楊宛章;張佳;郭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3/00 | 分類號: | A01G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0052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果樹 環剝刀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園藝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對果樹的枝干表皮進行環剝的果樹環剝刀。
背景技術:
果樹環剝是在果樹生長期內將其主干或主枝干的韌皮部剝去一環,輕輕去皮而不傷木質部,目的是能夠切斷葉片制造出來的碳水化合物通過表皮向根系輸送,從而積累在枝芽上,促進新梢老熟,抑制冬梢的萌芽,有效地促進花芽分化、成化和坐果。
目前對枝干做環剝處理的工具一般是鏟刀,其工作過程是人工用鏟刀沿枝干環剝處鏟一圈,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難以保證剝口的質量,不利于剝口愈合生長,也容易對果樹的木質部造成一定的損傷,最終影響果樹的成花率、坐果率、果實產量和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作業效率高、操作簡便的果樹環剝刀。
本發明專利所用的技術方案是:果樹環剝刀由把手、刀片組和卡扣構成,其中把手由左把手、右把手、銷和把手套構成;刀片組由刀片、刀片座和鉚釘構成;卡扣由定位螺釘和扣件構成。左把手和右把手通過銷鉸接,可自由轉動,左把手和右把手的下端套有把手套。刀片組是在刀片座上通過鉚釘等間距的安裝有多個刀片,刀片座由柔性較好的彈性材料制成,刀片組的兩端分別通過卡扣固定在左把手和右把手的上端。環剝作業時,操作者手握住把手,將環形的刀片組包裹在待環剝的樹枝干上,刀片輕微切入果樹枝干表皮,通過對把手用力的大小調整刀片切入樹枝干表皮的深度,以樹枝干為軸心,轉動把手,即可將樹枝干的表皮剝去。通過卡扣調節刀片座的直徑大小,以便適應不同果樹枝干的直徑大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轉動把手就能完成一個部位的環剝,操作簡單、造價低,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把手結構示意圖
圖3是刀片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卡扣結構示意圖
圖中1.把手,2.刀片組,3.卡扣,4.右把手,5.左把手,6.銷,7.把手套,8.刀片座,9.刀片,10.鉚釘,11.定位螺釘,12.扣件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中所示,果樹環剝刀由把手(1)、刀片組(2)和卡扣(3)構成,其中把手(1)由左把手(5)、右把手(4)、銷(6)和把手套(7)構成;刀片組(2)由刀片(9)、刀片座(8)和鉚釘(10)構成;卡扣(3)由定位螺釘(11)和扣件(12)構成。左把手(5)和右把手(4)通過銷(6)鉸接,可自由轉動,左把手(5)和右把手(4)的下端套有把手套(7)。刀片組(2)是由多個刀片(9)通過鉚釘(10)等間距的安裝在刀片座(8)上,刀片座(8)由柔性較好的彈性材料制成,刀片組(2)的兩端分別通過卡扣(3)固定在左把手(5)和右把手(4)的上端。環剝工作時,操作者手握住把手(1),將環形的刀片組(2)包裹在待環剝的樹枝干上,刀片(9)輕微切入果樹枝干表皮,通過對把手(1)用力的大小調整刀片(9)切入樹枝干表皮的深度,以樹枝干為軸心,轉動把手(1),即可將樹枝干的表皮剝去。通過卡扣(3)調節刀片座(8)的直徑大小,以便適應不同果樹枝干的直徑大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農業大學,未經新疆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84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路板制作治具及電路板制作方法
- 下一篇:應變材料層的晶格參數的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