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轉爐煉鋼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58213.8 | 申請日: | 2011-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2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新華;邱世中;呂延春;李永東;許曉東;王文軍;劉洋;柴玉國;姜中行;朱志遠;張翔;秦登平;王星;孫碩猛;郝寧;王海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鋼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5/30 | 分類號: | C21C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劉月娥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爐 煉鋼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轉爐煉鋼技術領域,特別提供了一種轉爐煉鋼工藝。使轉爐冶煉過程只倒脫磷渣,而不倒脫碳渣。
背景技術
轉爐煉鋼期主要冶煉工藝為吹煉結束倒脫碳渣,對于脫碳渣,渣中TFe含量在18%~23%之間,CaO含量在45%以上,該工藝的主要特點是轉爐終渣中TFe含量高,并且渣中CaO含量高,因此冶煉成本高昂。
目前國內不存在相關的轉爐只倒脫磷渣而不倒脫碳渣的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爐煉鋼工藝,實現了連續2爐及以上只倒脫磷渣不倒脫碳渣。
本工藝主要特點是吹煉過程分為脫磷期與脫碳期,整個過程只倒脫磷渣,脫磷渣中控制低TFe含量,并且脫磷渣中SiO2高、CaO含量低、渣中P2O5含量高。由于與常規工藝相比,該工藝脫碳結束不倒渣,因此與常規工藝相比,倒出的渣中TFe含量低,并且SiO2高,因此倒出脫磷渣后,在脫碳期加入白灰可以提高脫碳期堿度,由于拉碳不倒渣,因此脫碳渣中CaO全部保留下來作為下爐脫磷渣預脫磷使用,進一步降低了下爐脫磷期白灰的加入量,將脫磷期節省下來的白灰加在脫碳期使用,又提高了脫碳渣的堿度,由于脫碳期不需要過高的堿度,因此隨著冶煉爐數的增加,脫碳期白灰加入量降低,進而降低了白灰消耗。由于白灰加入量的降低,降低了轉爐冶煉過程的鋼鐵料消耗。
本發明主要的冶煉特點是吹煉過程一分為二,吹煉前期為脫磷期,吹煉后期為脫碳期,與常規轉爐冶煉工藝不同,吹煉過程分為脫磷期與脫碳期,在轉爐冶煉中控制如下技術參數:
(1)轉爐終點不倒渣,全部留在爐內,留在爐內的脫碳渣作為下爐脫磷期爐渣使用;
(2)脫磷期結束倒渣,倒渣量占脫磷渣總重量的30%~70%之間;
(3)脫磷期時間占總吹煉時間的1/4~2/5之間;
(4)脫磷期結束溫度在1350℃~1450℃之間;
(5)脫磷期結束碳含量在2.5%~3.5%之間;
(6)脫磷期結束TFe含量低于15%,并且高于4%;
(7)連續2爐及以上只倒脫磷渣不倒脫碳渣。
本發明轉爐倒渣只倒脫磷渣而不倒脫碳渣;所述的脫磷渣中Si02含量高于10%,CaO含量在30%~40%之間,TFe含量在4~15%之間,爐渣余成分含有MgO、MnO等。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轉爐倒出的爐渣為脫磷渣;2、渣中TFe含量低,在4%~15%之間;3、白灰消耗較常規工藝降低白灰消耗40%左右;4、鋼鐵料消耗降低5kg/t以上;5、循環爐次中的轉爐終點磷含量較常規工藝低,在0.011%以下。本工藝另外一個特點是冶煉周期并沒有增加,與常規工藝基本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冶煉以100噸轉爐為例,連續5爐的冶煉方式,吹煉過程分為脫磷期脫碳期,脫磷期吹煉時間占總吹煉時間的35%左右,脫碳期吹煉時長占總吹煉時長的65%左右,脫磷期結束倒渣,倒渣量如下表所示,脫碳期結束不倒渣。白灰加入量隨著冶煉循環爐次的增加逐漸降低。
冶煉數據如下表所示:
如上表所示,白灰加入量隨著連續冶煉爐次的增加逐漸降低,轉爐終點磷含量隨著循環爐次的增加逐漸降低,脫磷期結束倒渣,倒渣量占總渣量質量的1/3~1/2之間,脫碳期結束不倒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鋼總公司,未經首鋼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82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爐一次煙氣干法除塵系統
- 下一篇:空氣調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