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龍眼茶及其制作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58190.0 | 申請日: | 2011-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9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邵碰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亦坤果蔬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傳榜 |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龍眼 及其 制作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及其制作工藝,特別是一種龍眼茶及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喝茶有益身體健康,歷代“本草”類醫書在提及茶葉時均說它有止渴、清神、利尿、治咳、祛痰、明目、益思、除煩去膩、驅困輕身、消炎解毒等功效。但是,大多的茶都不適宜在餐前飲用,因為用餐之前的絕大多數人都處于空腹狀態,空腹飲茶,茶性入肺腑,會冷脾胃,等于引狼入室,我國自古就有“不飲空腹茶”的說法;因為太燙的茶水對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較強,茶葉中含有一些如咖啡堿之類的刺激性物質,特別是未發酵的綠茶,它們也會刺激腸胃,長期空腹飲用將對身體造成巨大傷害。另外,很多人將龍眼干拿去泡水喝,通常泡出來的水比較淡,口味也很單一,不能在保健的同時享受美味可口的飲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龍眼茶及其制造工藝以克服大多數現有的茶葉餐前飲用會對相關臟器產生較強刺激、不利身體健康;龍眼干泡水口感不佳、口味單一等不足之處。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龍眼茶,按重量百分比由下述原料制成:龍眼干20%~40%、茶葉60%~80%;具體地,按重量百分比該龍眼茶包含有下列原料:龍眼干30%、茶葉70%。
上述龍眼干為具有咸味的龍眼干。
龍眼茶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作步驟:
a.對茶葉進行曬青、晾青處理;
b.對茶葉進行搖青處理;
c.對茶葉進行晾青處理;
d.對茶葉進行殺青處理;
e.對茶葉進行束包、解包、包揉處理;
f.龍眼干去殼,按20%~40%龍眼干和60%~80%茶葉的重量配比,將龍眼干加入步驟e處理完成的茶葉中,混合均勻;
g.將混合物烘焙至成品。
更具體地,龍眼茶制造工藝,包括以下制作步驟:
a.茶葉進行曬青、晾青;
b.將茶葉移至搖青裝置進行搖青;
c.將茶葉移出搖青裝置進行靜置;
d.重復b、c步驟2~4次;
e.將茶葉在濕度小于55%環境下進行晾青,持續時間為10小時至15小時;
f.將茶葉移至殺青裝置中進行殺青;
g.將茶葉用速包機、包揉機、解包機依次反復進行速包、包揉、解包;
h.按20%~40%的龍眼干和60%~80%茶葉的重量配比,將龍眼干加入步驟g處理完成的茶葉中,混合均勻,龍眼干事先去殼;
i.將步驟h混合好的原料移至烘干機,烘焙至成品。
由上述對本發明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該龍眼茶適合餐前飲用,具有開胃功效,增強食欲;它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利于新陳代謝,提高人體腸胃組織對營養的吸收率;該龍眼茶既有止渴、清神、利尿、治咳、祛痰、明目、益思、除煩去膩、驅困輕身、消炎解毒等功效,還對思慮過度,心血不足,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癥具有一定的療效;另外,該龍眼茶茶湯甘甜中略帶咸味,口味獨特。
具體實施方式
龍眼干又稱桂圓干,是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營養滋補品,在我國各地都有很大的消費市場。龍眼干具有性味甘平,歸心脾經,補血益智,養血安神功效,它對思慮過度,心血不足,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癥具有一定的療效。
實施方式一
本實施例為優選實施例,一種龍眼茶,由下述原料制成:30份龍眼干、70份茶葉;該龍眼干為具有咸味的龍眼干;所采用具有咸味的龍眼干為本發明人已提交的申請號為“201010579605.2”的專利申請文件中記載的方法制作得到的產品。該龍眼茶適合餐前飲用,具有開胃功效,增強食欲;它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利于新陳代謝,提高人體腸胃組織對營養的吸收率;該龍眼茶既有止渴、清神、利尿、治咳、祛痰、明目、益思、除煩去膩、驅困輕身、消炎解毒等功效,還對思慮過度,心血不足,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癥具有一定的療效;另外,該龍眼茶茶湯甘甜中略帶咸味,口味獨特。
龍眼茶制造工藝,包括以下制作步驟:
a.茶葉進行曬青、晾青;
b.將茶葉移至搖青裝置進行搖青;
c.將茶葉移出搖青裝置進行靜置;
d.重復b、c步驟2~4次;
e.將茶葉在濕度小于55%環境下進行晾青,持續時間為10小時至15小時;
f.將茶葉移至殺青裝置中進行殺青;
g.將茶葉用速包機、包揉機、解包機依次反復進行速包、包揉、解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亦坤果蔬專業合作社,未經廈門亦坤果蔬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81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綠色發電機
- 下一篇:顯示裝置及其顯示面板的固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