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板的自流平混凝土填充砂漿的灌注工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7593.3 | 申請日: | 2011-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80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尹友中;彭瓊梅;王俊杰;丁伊章;代五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29/00 | 分類號: | E01B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余剛 |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自流 混凝土 填充 砂漿 灌注 | ||
1.一種軌道板的自流平混凝土填充砂漿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利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將混凝土攪拌站提供的砂漿轉運至施工現場;
對砂漿進行排氣處理;以及
將經過排氣處理的砂漿灌注到由灌注模板和軌道板形成的夾層空腔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對砂漿進行排氣處理的步驟中,包括將砂漿輸送至攪拌罐中進行攪拌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對砂漿進行排氣處理的步驟中,包括將砂漿輸送至具有立軸攪拌機構的攪拌罐中以進行所述攪拌處理,并且砂漿淹沒攪拌槳葉,在攪拌過程中使下層砂漿向上運動并且利用消泡齒桿將上層砂漿中上揚的氣泡分散和打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砂漿進入所述攪拌罐過程中施加振動以去除砂漿中的氣泡。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排氣處理前利用混凝土泵車將所述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提供的砂漿泵送至灌注點,并且在所述灌注點利用攪拌罐進行排氣處理,其中,所述灌注點的位置比所述施工現場更靠近所述軌道板。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灌注之前將所述攪拌罐由所述施工現場吊運至灌注點進行自流灌注,其中,所述灌注點的位置比所述施工現場更靠近所述軌道板。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將經過排氣處理的砂漿利用混凝土輸送泵泵送至灌注點進行泵送灌注,其中,所述灌注點的位置比所述施工現場更靠近所述軌道板。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模板包括:
在軌道板的各縱向側面布置的多塊縱模板、沿軌道板的各橫向側面分別布置的橫模板、以及銜接相鄰兩縱模板的長度調節模板;
在各所述長度調節模板所在的位置設置的用于豎向和橫向調節軌道板位置的調節裝置,其中,所述長度調節模板與所述調節裝置固定連接,所述調節裝置適于安裝至所述軌道板上;以及在所述軌道板的四周布置的用于限定軌道板的豎向位置的防上浮裝置,其中,所述防上浮裝置適于安裝座至地基上,
其中,各所述縱模板和橫模板上設有與砂漿夾層空間相通的排氣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模板包括與所述地基接觸的底壁和垂直于底壁延伸的側壁,所述防上浮裝置還包括在所述底壁上側向下抵壓所述底壁的第一調節螺釘和在所述側壁的外側向夾層空間的方向抵壓所述側壁的第二調節螺釘。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專用灌注模板的各模板銜接處敷設有透氣性防漏材料層。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軌道板的各縱向側面設有三塊縱模板,所述三塊縱模板的居中一塊縱模板上設有灌注連接嘴。
12.根據權利要求2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灌注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罐包括:
鍋體,其頂部安裝有進料口,靠近底部的側面安裝有出料口;
并列排列的第一攪拌機構和第二攪拌機構,其中,第二攪拌機構所對應的鍋體底壁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組攪拌機構所對應的鍋體底壁的位置,各所述攪拌機構包括驅動電機、豎直地設置在所述鍋體中的攪拌軸、以及在所述攪拌軸的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間安裝的向上托砂漿的第一組槳片和向下壓砂漿的第二組槳片,其中,所述第一組槳片和第二組槳片中的各槳片均為螺旋槳片,其中,所述第一組槳片的螺旋半徑大于第二組槳片的螺旋半徑;以及
消泡槳,位于所述上支座的上方,沿所述攪拌軸徑向延伸的至少一懸臂和沿徑向排列在所述懸臂上的若干消泡齒桿,各所述齒桿呈U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759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清掃工作頭、清掃裝置和道路清掃車
- 下一篇:有色滌綸短纖維的生產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