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終端剩余電池電量顯示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6988.1 | 申請日: | 2011-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75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帥;李春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中興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6 | 分類號: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 44298 | 代理人: | 曹建軍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終端 剩余 電池電量 顯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終端充電電池剩余電量的顯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過電池電壓,計算充電電池剩余電量的計算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移動電話、PAD、筆記本等便攜式的設備隨處可見。便攜式產品提供的功能也越來越多,人們更需要準確的監測電池電量,以便合理的管理電源。
借助電池電量檢測技術,可準確測算移動設備的電池使用壽命。在移動終端、筆記本電腦中已屢見不鮮。
當前,大多數手持設備都是通過測量電池電壓,來估算相對應的電池剩余電量。將系統電池電壓與容量對應關系,得到手機上常見的電量粗略顯示的分格基準。這種分格顯示電量的方式過于粗糙,顯示往往不準確,特別是對于長時間使用的電池,分格顯示電量顯示是滿格,卻不能使用足夠的時間,因此,這種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用戶對電量精確的監測要求,用戶需要更精確的知道剩余電量的百分比。
而且由于電池加負載后,隨著負載的變化,電池電壓也會有波動,如果顯示的電量值完全按照電壓值轉換得來,就會出現電量值出現較大波動,影響用戶對電池電量的監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剩余電池電量顯示的方法,該方法能夠比較準確和穩定計算和顯示電量的方法,使得電量能比較穩定顯示到1%,電量的變化不會有大于1%的跳變,提高對電池電量監控的準確性。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剩余電池電量顯示的方法,該方法實現簡單、成本低廉,便于應用到各種移動終端中。
基于此,本發明的實現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檢測電量:檢測一次電池電壓值后,通過電池電壓值計算出電池剩余電量值;
2、比較電量:檢測電量后,電池剩余電量值不是馬上更新當前顯示電量值,而是與當前顯示電量值進行比較;
3、更新顯示電量值:連續檢測電量,當前計算電池剩余電量值連續大于或小于當前顯示電量值一定次數時,再更新當前顯示電量值。
本發明通過利用充電和待機兩臺電壓-電量曲線,結合多次比較當前計算電量值和當前顯示電量值,來逐步更新當前顯示電量值,解決了電量跳變問題,能夠準確地顯示電量。
所述的次數,一般大于等于1次。更新當前顯示電量值的方法,不是直接將當前顯示電量值等于當前計算電量值,而是使當前顯示電量值只增加或減少1。
所述顯示電量值,為數字值。
由于充電的時候,電池電壓有虛高,所以充電和待機分別采用兩條不同電壓—電量曲線。另外為了用戶的良好體驗,充電的時候當前顯示電量值只允許增加不能減少,待機的時候當前顯示電量值只允許減少不能增加。
電量更新時間間隔的設置,是根據當前計算電量值與當前顯示電量值差值的絕對值來決定的。當該差值的絕對值越大,說明當前顯示電量值與當前測得的電量值相差越大,需盡快更新,則更新時間設置就越小。
本發明采用多次檢測電量進行對比的方式,能夠準確地監控到電池實際電量的數值,能夠比較準確地計算和顯示電量,使電量的顯示具有足夠的可靠性,便于用戶監控電池實際電量。
且,本發明實現簡便、成本低廉,便于應用于現有各種移動終端中。
附圖說明
圖1為充電時時間—電壓曲線圖。
圖2為恒流待機時間—電壓曲線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做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實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測試出充電和放電的電池電壓—時間曲線,根據該曲線制定出電量百分比—電壓曲線;
放電曲線可根據測試到的待機放電的電池電壓—時間曲線如圖1所示獲得,例如電量可與待機時間成比例關系獲得。如下表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中興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中興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69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