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蝴蝶蘭品種培育與栽培技術研究無效
申請號: | 201110355890.4 | 申請日: | 2011-11-11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87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發明(設計)人: | 吳秀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秀勇 |
主分類號: | A01H1/04 | 分類號: | A01H1/04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東省泰安***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蝴蝶蘭 品種 培育 栽培 技術研究 | ||
技術領域
?蝴蝶蘭品種培育與栽培技術研究屬于作物栽培學領域。
背景技術
花卉是世界十大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2010年世界花卉交易額3000多億美元,蘭花已成為花卉的主要品種。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花卉的需求越來越大,花卉已成為人民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花蕙蘭、蝴蝶蘭均已成為我國十大年宵花,年消費量達250~300萬盆左右。大花蕙蘭以其花多、花艷,高雅大方成為人們的新寵,蝴蝶蘭以其形態優美,花朵形狀奇特,花期長,而被稱蘭花皇后,觀賞價值極高。但目前蝴蝶蘭、大花蕙蘭的品種及栽培技術主要為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所壟斷,我國大部分產品依靠進口,日本、韓國在大花蕙蘭育種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我國臺灣在蝴蝶蘭雜交育種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成為世界蝴蝶蘭產量最大品種最多的地區,1998年以后,韓國、日本、臺灣等先后在我國云南、廣東、山東、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大花蕙蘭和蝴蝶蘭生產基地,我國部分省市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生產基地,開展了栽培技術方面的研究和生產,每年均以10%的速度發展,但所有的生產品種均為國外和地區控制。因此,開展大花蕙蘭、蝴蝶蘭新品種培育和栽培技術的研究對于促進我國的蘭花產業化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0003]?1、大花蕙蘭、蝴蝶蘭品種種質資源搜集與資源圃的建立。搜集國內外觀賞性好,抗逆性強的大花蕙蘭、蝴蝶蘭品種資源進行匯集,利用傳統和現代生物技術進行保護和保存,建立種質資源圃。
2、優良品系選育。擬采用四種方式:一是雜交育種,開花后,據花色、花型、葉型等確定適宜的雜交組合,從雜交后代中選出優良品種;二是從大量的組培苗中選出優良的變異類型;三是應用花粉管導入法進行基因育種;四是通過單倍體雜交-花藥培養方式培育出優良的雜交種子,獲得雜交后代,并篩選出優良品種。
3、開展花期調控技術研究。對大花蕙蘭、蝴蝶蘭,采用高山破眠、人工破眠、適時栽植等方式調控花期。研究其開花機理和開花所需的環境條件,總結一套催花技術。
4、進行盆栽花卉的控高技術研究。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控肥水方式,找出可行的方法和藥劑配方。
5、組培快繁技術研究。對大花蕙蘭、蝴蝶蘭等優良品種建立無菌再生體系,研究出它們的增殖、繼代、生根培養基,探討出其從瓶苗到日光大棚栽培的配套技術措施。
6、高檔花卉盆栽技術研究。包括基質選用、盆型選擇、肥水管理等。使盆花達到品種純、高度整齊、花期一致,形成一個完整的盆花生產體系。
擬解決的關鍵技術:1、基因的導入和檢測。2、雜交親本的選擇技術。3、接種、分化等培養基的探索。4、控花及栽培技術。
發明目標:(1)匯集、保存大花蕙蘭、蝴蝶蘭觀賞價值高、適應性強、抗病蟲品種各100個以上。通過對優系的生物學品種性狀、抗逆性以及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建立系統的種質資源數據庫,構建優異資源核心種質,為育種提供種質資源。(2)利用遠緣雜交、細胞融合等生物技術工程,培育大花蕙蘭、蝴蝶蘭品種各5~10個。(3)進行選育品種的組培快繁研究,并進行產業化開發,繁育種苗100萬株以上,成品盆花10萬株以上。(4)制定出大花蕙蘭、蝴蝶蘭選育品種的栽培技術規程。
主要創新點
課題特色:1、種質資源特色。大花蕙蘭、蝴蝶蘭是重要的花卉品種,遺傳多樣性豐富,根據北方氣候條件特點進行有目的搜集和保護,有目標的建立種質資源圃。? 2、選育品種目標的特色。一是觀賞性,達到花多、花艷、花期長、觀賞價值高。二是較好的抗逆性,選育品種達到抗病蟲、耐高溫、耐鹽堿等性狀。3、選育品種的快繁與栽培技術特色。開展選育品種快速繁殖方法和快速成苗技術研究。課題創新:1、選育出具有抗逆、觀賞高的新品種,豐富種質資源,實現資源的創新利用。2、大花蕙蘭、蝴蝶蘭品種的評價標準體系的創新,為新品種選育提供理論依據。3、大花蕙蘭、蝴蝶蘭品種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為資源合理利用和產業化開發提供依據。
具體實施方式
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路線,以匯集大花蕙蘭、蝴蝶蘭國內外優良品種資源為目的,建立種質資源圃;通過品種篩選、區域性試驗進行觀賞性、抗性進行綜合評價,篩選出符合市場需要的新品種;利用傳統和現代生物技術進行育種,培育出抗逆、觀賞性高的新品種;通過繁育栽培等技術組裝配套,構建良種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
2、技術路線:匯集國內外大花蕙蘭、蝴蝶蘭等優良單株→建立種質資源圃→分析各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建立大花蕙蘭、蝴蝶蘭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進行雜交育種研究→篩選品種對比試驗→區域性試驗→新品種繁育與栽培技術研究→構建新優品種標準生產技術體系→新品種推廣和產業化開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秀勇,未經吳秀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58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