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航空遙感集成系統檢校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55885.3 | 申請日: | 2011-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6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關艷玲;左建章;劉先林;劉宗杰;楊鐵利;李軍杰;蘇玉楊;姚繼峰;馬浩;馮瑋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北京四維遠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18/00 | 分類號: | G01D18/00;G01C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賀持緩 |
| 地址: | 10083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航空 遙感 集成 系統 裝置 方法 | ||
1.一種航空遙感集成系統檢校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塔吊(1)、地面控制場(2)、滑軌(4)和吊倉(3),所述塔吊(1)垂直設置在所述地面控制場上,在所述塔吊(1)的上部設置所述滑軌(4),所述滑軌(4)的軌道內滑動連接裝載有所述吊倉(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遙感集成系統檢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1)的塔身采用正方形斷面,正方形斷面的尺寸為1.2m×1.2m;塔吊(1)的塔身標準節選用2.5m或3m;塔身標準節的類型為整體式塔身標準節或拼裝式塔身標準節,連接方式為采用蓋板螺栓、套柱螺栓、插銷軸或插板銷軸連接,塔身的豎直高度為60m,所述滑軌(4)的軌道長55m,配重臂長17m,為了抗風而將滑軌(4)的軌道和配重臂設計成能夠轉動的,塔吊(1)的整體性能載重量為500kg,塔身座為6m×6m的水泥底座,塔身具有良好接地導電性能以用于避雷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遙感集成系統檢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4)的工作面高度為50米,其有效長度大于52米,滑軌(4)能夠轉動,其轉動范圍120-260度,并能鎖定角度。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遙感集成系統檢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軌(4)的工作面高度為50米,有效工作長度大于52米,所述滑軌(4)的轉動范圍為120-260度,并能鎖定角度。
5.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航空遙感集成系統檢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控制場(2)上布設地面控制點,地面控制點之間的間隔距離小于10米,精度為1cm。
6.如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航空遙感集成系統檢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倉(3)自身能夠以X、Y、Z三方向旋轉,其旋轉量為俯仰±10度、側滾±10度,航偏角360度旋轉,吊倉(3)模擬機艙姿態時采用地面遙控、電動機驅動的工作方式,吊倉(3)的底部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用于與吊倉(3)的壁固定相連,第二部分用于實現吊倉的俯仰,第三部分用于實現吊倉(3)的測滾,第四部分用于實現吊倉(3)的旋轉并承載傳感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遙感集成系統檢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控制點布設的區域最大面積為120×80平方米,最小面積為80×80平方米,所述區域分為稀疏區、密集區和高密集區三種密度分布,在稀疏區地面控制點之間的間距為4m,在密集區地面控制點之間的間距為2m,在高密集區地面控制點之間的間距為1m。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航空遙感集成系統檢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控制點設置在石頭或水泥塊上,所述石頭或水泥塊的形狀為四棱太體,頂面為20cm左右的正方形,底面為40cm左右的正方形,高80cm,地面控制點置于頂面的中心,以中心為圓心標記紅白相間的同心圓環。
9.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航空遙感集成系統檢校場進行校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塔吊(1)、地面控制場(2)、吊倉(3)的建設,將航空遙感集成系統裝載到吊倉(3),模擬航空攝影狀態,獲取檢校數據,經地面解算獲得檢校參數,完成性能測試。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校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接通塔吊(1)電源箱內的總電源;
2)進入系統飛控設計界面,設定系統傳感器獲取數據位置;
3)設定滑軌(4)的位置,將其置于地面控制場(2)上方;
4)下降吊倉(4)至地面,裝入遙感集成系統,抬升吊倉(3)至55米工作面;
5)按一定姿態勻速運行吊倉(3),系統自動在預先制定位置獲取數據;
6)改變吊倉(3)姿態,再按步驟5)進行獲取數據;
7)下降吊倉(3),卸載傳感器,地面解算數據,獲得檢校數據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北京四維遠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北京四維遠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588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顯扭矩頭及數顯扭矩扳手
- 下一篇:控制深基坑變形的先行素砼墻系統和設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