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懸浮減震抗震廠房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55720.6 | 申請日: | 2011-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58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江春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春山;于艷麗 |
| 主分類號: | E04H5/02 | 分類號: | E04H5/02;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4404 河北省遷安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懸浮 減震 抗震 廠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懸浮減震抗震廠房。
背景技術
傳統的廠房建筑,為了應對日趨嚴竣的強烈地震災害,就在建筑物的地基建筑的強度上大下功夫,甚至把地基牢固地筑在地下的巖層上,使建筑物同巖層構成剛性的一個整體,以達到抗地震減震的目的。實踐證明,在這些年世界上所發生的大地震中,其效果甚微。其原因是運種結構,當地震發生時的沖擊力要100%地傳導到建筑物上,使建筑物同地震的同樣級別的震動力,在發生震動,使建筑同地層遭受了同等強度的破壞、損壞、人員傷亡,損失慘重,強烈地使人類驚恐萬狀,至今沒有一個有效的辦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兩項措施:一是設計一種懸浮減震抗震廠房,即將建筑物地基上設計按裝一套懸浮減震平臺裝置。二是使建筑廠房的地基與地層或巖層一分二,將原來的捆綁剛性整體模式變為松綁后的分體懸浮模式。
傳統的將建筑物的地基牢不可破的同地層,巖層筑為剛性的整體,“以剛克剛”的理念模式,抗拒大地震所釋放的可以翻江搗海、山崩地裂的破壞力,難之又難。還有人類對地震預測不過關,在大震面前縛手無策,只能說:“第一時間救災、減災”,而做不到災前真正的能防災。日本福島核電站已經污染了1000平方公里的萬物,后患無窮,給世界帶來了核電前景未卜的后果。我們經歷了近幾十年多發地震的過程、體驗、觀察了地震的成因、特征。如人類目前的防震方式,發現只靠加強地基和建筑的強度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防大震的問題,必須改變“以剛克剛”的建筑模式,用“以柔克剛”的建筑理念,將建筑物從地基上與地層巖層一分為二。在建筑物底部按裝一套減震平臺裝置,使建筑物懸浮在地表面上,當地震發生產生的能量,在建筑物與地層之間被緩沖衰減后,大約有40%的能量傳遞到建筑物上,建筑廠房在減震裝置的作用保護之下,會整體在限定的范圍內輕微的懸浮運動,不會受到破壞,更不會發生核泄漏。
如一臺百噸重的坦克在野地里奔跑,它里面的乘員有乘在船上的感覺,并無劇烈顛震感,我們乘坐的轎車很舒適,都是因為它們都有一套減震系統。所以,抗震必須在減震上下功夫。用過去“以剛克剛”針鋒相對的模式,抗震效果甚微;我們必須走地進我退,避開鋒芒,以“柔克剛”的防震減災的免災之路。
本發明的優點是,改變傳統建筑抗震的理念和模式,使廠房建筑與地層解體,并呈現懸浮狀態。改變原來“以剛克剛”的防震模式為“以柔克剛”的防震減震的新理念、新模式,從理論上的評估,可以將九級地震降為五級以下,為許多要害建筑的抗大地震的問題探索新途徑。
說明書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刮面及分體地基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底管減震球布局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減震平臺裝置減震彈簧布局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基礎減震球結構材料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彈性伸縮電纜(電線)示意圖圖。
圖6為本發明的水、暖、管材外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案
本發明如圖1-6所示,懸浮減震平臺廠房主要的凹槽形地基減震平臺裝置主體6輕質結構廠房1構成。
減震平臺裝置6,如圖1、2、5所示,平臺主體是一個鋼結構的箱式六面體,在平臺內部的平面上安裝按設計要求的若干個減震彈簧3,在平臺四面與凹槽形地基的減震墻之間安裝橫向減震彈簧和滑動鋼球9、10。在廠房各大門處與減震地基墻之間設一鋼結構可以伸縮浮動的引橋13,由橋板連接軸14與懸浮減震平臺的平面連接,橋面13的另一端搭在減震墻平面的小浮動鋼球12上,凹槽形地基7鋼筋混凝土筑造。在懸浮減震平臺裝置的平面上構造輕質材料的廠房(或其他建筑)。廠房的電器引入引出電纜采用彈簧式可以伸縮的電纜如圖3所示。水、暖、管材采用橡膠或高塑高強度可以伸縮的蛇形或U形管。
這種結構的建筑的地基同地球表面的巖層斷開,使建筑物不會受地層整體的捆綁束縛,相對的可以獨立的成為一個自由體,再加上由于懸浮式的減震平臺裝置,減震緩沖的作用,強烈地震的破壞力被大幅度韻衰減。
本發明的懸浮減震抗震廠房,安裝了這套懸浮減震平臺裝置,在地震發生時它能及時的在震動中進行工作,無論是地震的垂直跳動還是水平震動的搖晃力,它不僅能衰減震動力,而且能把殘余的剛性沖擊力,改變為柔性震動,這樣對建筑物就起到了理想的防震抗震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春山;于艷麗,未經江春山;于艷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57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