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通道高效工業煙氣凈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5366.7 | 申請日: | 2011-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02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1 |
| 發明(設計)人: | 華芳;劉剛崽;李桂華;王海江;王勤;彭勇劍;謝艷招;趙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南昌印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達專利事務所 36111 | 代理人: | 劉凌峰 |
| 地址: | 10004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通道 高效 工業 煙氣 凈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煙氣凈化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雙通道高效工業煙氣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有機工業煙氣污染物種類繁多,性質各異,因此采用的凈化裝置也各不相同。常用的凈化裝置有:冷凝裝置、靜電沉積裝置、機械分離裝置、過濾吸附裝置、熱氧化焚燒裝置等。這些凈化裝置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如冷凝裝置需要有附設的冷凍設備,投資大、能耗高、運行費用大,同時冷凝后尾氣仍然含有一定濃度的有機物,且二次污染嚴重。靜電沉積裝置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電極板積油后,將失去凈化功能,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定期開箱清洗鏟除,運行維護上要求高、工作量大;且高壓電場易擊穿,產生電弧引燃油垢,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機械分離裝置雖然運行簡單、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但卻有凈化效率不高,不能除去微細油煙的缺點。過濾吸附裝置運行方便簡單、設備占地面積小,是優良的油煙凈化工藝,但存在過濾吸附材料容易飽和與再生的問題。熱氧化焚燒裝置的處理效果很好,但設備投資大,如油煙氣熱值低還需噴燃油助燃。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雙通道高效工業煙氣凈化裝置,該裝置具有凈化效率高、設備緊湊、操作維護簡單、可自動清洗、維護周期長等特點。
本發明是這樣來實現的,它包括殼體、波形板、碳纖維過濾板、離心風機、內部排氣管、總排氣管、逆止閥、集油箱、自動清洗裝置,其特征是殼體內依次連接若干塊平行且保持一定距離的波形板形成的第一級凈化、一組折線設置的碳纖維過濾板形成的第二級凈化和離心風機,離心風機連接總排氣管形成第一通道,總排氣管的出煙口設有逆止閥,所述殼體內波形板段通過內部排氣管連接離心風機形成第二通道,殼體的側壁連有集油箱,所述波形板和碳纖維過濾板的上方設有自動清洗裝置。
所述的碳纖維過濾板為可整體抽出結構。
其中碳纖維過濾板采用折線結構是基于切向進風工藝設計,慣性氣流會沿切向給濾板一個風力,帶動濾板表面吸附的油污快速凝集成滴,回落于收集槽中,減少了油污對濾板的粘附,起到自凈化作用。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結構簡單,實現兩級凈化,對不同粒徑的油煙顆粒采取不同的凈化方式,煙氣中的絕大部分油霧能被有效去除,廢氣質量達到可排放標準。設置了逆止閥,防止由于外壓空氣的倒流而使油煙廢氣進入室內,污染工作環境,同時也避免裝置內空氣反沖現象,有效地阻止油煙廢氣倒灌,當波形板和碳纖維過濾板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可通過自動清洗裝置對波形板和碳纖維過濾板進行清洗,同時采用雙通道的技術,實現了連續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在圖中,1、殼體2、波形板?3、碳纖維過濾板?4、離心風機?5、總排氣管?6、逆止閥?7、集油箱??8、自動清洗裝置?9、總進氣口?10、內部排氣管閥門11、內部排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是這樣來實現的,殼體1內依次連接若干塊平行且保持一定距離的波形板2形成的第一級凈化、一組折線設置的碳纖維過濾板3形成的第二級凈化和離心風機4,離心風機4連接總排氣管5形成第一通道,總排氣管5的出煙口設有逆止閥6,所述殼體1內波形板段通過內部排氣管11連接離心風機4形成第二通道,殼體1的側壁連有集油箱7,所述波形板2和碳纖維過濾板3的上方設有自動清洗裝置8,所述的碳纖維過濾板3為可整體抽出結構。
第一級凈化采用波形板分離技術,主要去除粒徑較大的油煙顆粒;它由許多平行排列且保持一定距離的波形板2組成,波形板形成彎曲的通道,當油煙氣體流過時,在撞擊的作用下,粒徑較大的油煙粒子黏附在波形板2上,然后靠自重力落下,經排油管進入集油箱7,此過程能使大于3??m的油煙顆粒去除率達到90%以上。第二級凈化用碳纖維過濾板3凈化,進一步去除粒徑較小的油霧;使用一組折線設置的碳纖維過濾板,在過濾板的截留作用下,煙氣中的絕大部分油霧能被有效去除,廢氣質量達到可排放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南昌印鈔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南昌印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536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資源調度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報文的處理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