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桑椹白蘭地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5317.3 | 申請日: | 2011-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30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彥;陳維;林曉艷;陰明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科技大學;陳彥;陳維 |
| 主分類號: | C12G3/02 | 分類號: | C12G3/02;C12G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桑椹 白蘭地 工藝 | ||
技術領域
發明涉及桑椹白蘭地及工藝。
背景技術
我國有幾千年的栽桑用桑歷史,近年桑椹栽培面積逐年增加,桑果產量迅速增長。桑椹果——黑色水果之王,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糖類、果膠、有機酸、微量元素及膳食纖維等,其味甘、酸、涼、可滋補肝腎,具有促進消化、解除疲勞、消毒殺菌、延緩衰老、預防結石及便秘等營養保健功能,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最佳保健果品。利用豐富的桑椹果制備桑椹白蘭地產品,既減少酒類發酵生產對糧食資源的消耗,又為消費市場提供多樣化的產品,也有利于發展“三農”經濟。典型的白蘭地是以葡萄原料進行發酵、蒸餾及經橡木桶陳釀、調配等制得,市場上未見以桑椹為原料的白蘭地產品。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在于結合白蘭地產品特點及工藝實際,提供具有桑椹典型香氣的桑椹白蘭地產品及釀制工藝。
發明的目的以如下方式實現:
采用桑椹鮮果等原料,經分選、清洗、制漿(去梗去籽)、發酵調配、乙醇發酵、固液分離、二次發酵、蒸餾、陳釀、調配、灌裝、密封等制得。
果分選
選擇無病蟲、霉爛,充分成熟的桑椹鮮果。
清洗
以流動水清洗去除果表泥土、灰塵及附著大量微生物。
制漿
采用單道或雙道打漿機處理桑椹鮮果,一步去除果梗、果籽并獲得漿汁。
發酵調配
根據桑椹漿汁的糖與酸含量添加蔗糖、檸檬酸或水等,使漿汁液總糖約200-250g/L,以檸檬酸計的酸量約4-8g/L。
乙醇發酵
按調配漿汁量的2‰加入專用固定化酵母或5-10‰發酵種子液,在15℃-25℃發酵約5d-7d,至殘糖約6-8g/L后結束發酵。
固液分離
將乙醇發酵固液混合物經壓濾或連續離心等方式進行分離,所得濕態渣用于二次發酵,發酵液用于蒸餾。
二次發酵
在濕態渣中加入適量蔗糖、水,以渣糖水總量的1‰加入專用固定化酵母或2-5‰的酵母種子液,在20℃-30℃進行二次乙醇發酵,約8d-15d結束。
固液分離
對二次發酵固液混合物經壓濾或連續離心等方式進行分離。
蒸餾
對二次發酵分離所得濕態渣采用常規方法蒸餾;對各固液分離所得發酵液以40℃-60℃的水浴加熱、0.085-0.095MPa的真空度和15℃-20℃的冷凝溫度進行減壓蒸餾;對乙醇度達不到35%(v/v)的冷凝液進行再次減壓蒸餾。
陳釀
以1-2g/L的量在蒸餾酒液中加入橡木片、以0.1-0.2g/L的量添加提取的獼猴桃巰基蛋白酶密封陳釀至少1年以上。
調配
以不同批次陳釀酒液及新蒸餾酒液進行乙醇度等調配,最終產品的乙醇量控制在36-45%(v/v),調配并經精密過濾的為桑椹白蘭地灌裝液。
灌裝
采用玻瓶包裝容器進行定量灌裝。
密封
對完成灌裝的玻瓶進行加蓋密封。
檢驗
理化、衛生等指標符合相關標準(GB/T?11856-2008?白蘭地、GB2757-1981?蒸餾酒及配制酒衛生標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科技大學;陳彥;陳維,未經西南科技大學;陳彥;陳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53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容器的封閉件
- 下一篇:均熱板毛細結構及其成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