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藤茶的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55083.2 | 申請日: | 2011-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9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周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翔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410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方法 | ||
1.一種藤茶的生產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鮮葉采摘、攤放、殺青、揉捻、精制、包裝等,其特征在于:殺青為二次殺青;干燥為做形初干和做形足干;
(1)生產工藝流程如下:鮮葉采摘——裝運——鮮葉攤放——殺青——揉捻——二青——做形初干——做形足干——增香——精制——包裝;
(2)生產步驟為:
步驟1采摘:手工采摘,采摘用手提采,嚴禁掐采、抨采、抓采等,采葉去梗,采大留小,雨天、露水天不采,有病蟲害的芽葉不采,采摘要求保持芽葉完整、新鮮和清潔衛生,不夾帶異雜物.
步驟2裝運:將步驟1鮮藤茶葉進行裝運,盛裝鮮葉的器具和運輸工具要清潔衛生,嚴防污染,如用潔凈、透氣性好的竹籃、竹簍盛裝,采下的鮮葉要及時進廠加工,防止日曬雨淋,避免擠壓等機械損傷或有毒、有異味物質的侵害;
步驟3:鮮葉攤放:將步驟2鮮葉進廠后薄攤于干凈的蔑墊上,攤葉厚度不超過10cm;攤放場所要求清潔衛生、陰涼通風;鮮葉要求及時加工,攤放時間不超過4-5h,中途翻葉一次;
步驟4殺青:將步驟3的鮮藤茶葉用滾筒連續殺青機進行第一次殺青,殺青溫度為100℃-140℃,殺青時間為50s-90s;殺青溫度先高后低,抖悶結合,多抖少悶,殺勻殺透;嫩葉老殺,老葉嫩殺;殺青葉含水量40%左右,手握葉時有柔軟感,能成團,松手后能散開,葉色由鮮綠轉變為暗綠,青草氣散盡,殺青葉出機后應迅速攤涼回潮30min左右;
步驟5揉捻:將步驟4用揉捻機進行揉捻,揉捻時時間30-40min,以輕壓為主,茶葉成條率在50%以上,揉捻葉進行解塊;
步驟6二青:將步驟5揉捻的藤茶葉、芽再用滾筒連續殺青機進行第二次殺青,二青溫度為100℃,殺青時間為50s-90s;二青葉的條索柔軟,稍有刺手感,有彈性,手握成團,拋之即散,其含水量為35%左右,出機后應迅速攤涼回潮30min以上;
步驟7做形初干:用雙鍋曲毫炒干機進行做形初干,初干溫度為140℃-150℃、初干時間為1-3h;至茶葉外形基本呈圃珠狀,茶葉含水量10-15%,下鍋攤涼30-60min;
步驟8做形足干:將步驟7初干后的藤茶下鍋攤涼30-60min,再用曲毫炒干機做形足干,足干溫度為140℃-150℃、足干時間為1-3h;至茶葉外形呈圓珠狀,手捏成粉末,茶葉含水量小于7%;
步驟9增香:將步驟8做形足干后的藤茶用在雙鍋曲毫炒干機于干燥的最后階段迅速升溫至170℃增香5min;
步驟10精制:將步驟9的藤茶在平面圓篩機上進行,利用4孔篩去除頭子茶,16孔篩去除末子茶;
步驟11包裝:將步驟10的藤茶進行包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翔,未經周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508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胡楊PeNHX1/3/6基因功能分析與利用
- 下一篇:一種剪刀輔助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