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蒜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其在制備抗HIV-1病毒、結核桿菌、弓形蟲藥物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110354670.X | 申請日: | 2011-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99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沈德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德銘 |
| 主分類號: | A61K31/105 | 分類號: | A61K31/105;A61K31/10;A61P31/18;A61P31/06;A61P33/02;A61K36/89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協和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1216 | 代理人: | 張恒康 |
| 地址: | 20023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蒜 提取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hiv 病毒 結核桿菌 弓形蟲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蒜,尤其涉及大蒜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涉及該提取物在制備抗HIV-1病毒、結核桿菌和弓形蟲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治療艾滋病不僅是當今醫學界面臨的一大問題,而且鑒于其傳播途徑,這一醫學問題已經成為全人類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由于AIDS的HIV-1病毒能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喪失功能,引起各種致命的關聯癥,因此治療AIDS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
全球在AIDS的治療藥物領域中開展了大量研究。國外大量文獻報道用AZT(齊多夫定)、替諾福韋脂、NP(奈韋拉平)、AT2、及IDV(印地那韋)等各類藥物抗HIV-1治療,效果都不差,但是AT2有致癌性,其它藥物或早或遲都要發生耐藥性,導致患者最后無藥可治而死亡,其原因是HIV-1感染具有高度復制和更新為特征,還有HIV-1的RT缺乏校讀功能,當病毒RNA逆轉錄到DNA時有很大的堿基錯配概率。
上世紀90年代,郭慶畬醫師在非洲烏干達采用生大蒜搗爛后給AIDS患者口服和外敷取得了一定療效(郭慶畬,大蒜在艾滋病中的作用,《綜合臨床醫學》,1994年10卷第三期163頁)。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郭醫師的用藥方式比較粗獷,效果有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大蒜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其在制備抗HIV-1病毒、結核桿菌、弓形蟲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的大蒜提取物能作用于HIV-1病毒,對于艾滋病及其引發的結核桿菌、弓形蟲有較好的療效。
為解決上述問題,一種大蒜提取物,它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組分:
二烯丙基一硫醚,?4-8%;
二烯丙基二硫醚,35-40%;
二烯丙基三硫醚,?45-55%;
甲基烯丙基二硫醚,?3-4%;
甲基烯丙基三硫醚,2-4%。
所述的大蒜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它包括:
選取大蒜鱗莖,洗凈搗爛,置于反應釜內;
加自來水,使水面漫略過蒜面;
夾套通1kg的蒸汽,加熱至大蒜和水的混和物沸騰并保持沸騰;同時釜內盤管通0.5kg壓力蒸汽,促使大蒜揮發油隨水蒸氣流出,蒸出水和油的混和物通過冰鹽水冷凝器冷卻,經水油分離器分出油狀的所述大蒜提取物,水分仍流入釜內,保持水分衡量平衡,蒸餾5-6小時終止。
所述的大蒜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終止蒸餾時得到的油狀大蒜提取物為投料大蒜每公斤獲得3.5-4g的油狀的大蒜提取物。
所述的大蒜提取物在制備抗HIV-1病毒、結核桿菌、弓形蟲藥物中的應用,其特征是,將所述大蒜提取物按照體積比1:10藥用豆油混合互溶,分裝膠囊,并使每粒膠囊含有30mg所述的大蒜提取物。
首先,本發明的提大蒜提取物主要為兩端具有雙鍵,中間為多硫鍵的硫醚類物質,硫醚都有-CS-極性鍵,能與水分子中的氫啼合而溶于水;而其中甲基、烯丙基為烷烴,能溶于脂,所以它們都是既溶于水又溶于酯的雙親劑;與人體細胞相親,與組織相容,故對人體無毒或低毒。它們的脂溶性能溶解有包膜病毒,而HIV-1系有包膜病毒,使病毒包膜溶解失去吸附人體細胞膜的能力而死亡。
其次,硫醚都是氧化劑:凡是分子中心具有-S-S-、-S-S-S-基團,又有兩端烯丙基(雙鍵)的都是強氧化劑;一硫醚因有一個或二個烯丙基(雙鍵)而成為氧化劑。它們都能破壞致病微生物,包括HIV-1病毒賴于生活、生存的還原環境,破壞它們的蛋白酶。
再次,本發明的大蒜提取物能破壞HIV-1病毒入侵人體細胞膜的gp120、gp41糖蛋白。不論其糖蛋白中的糖是核糖還是脫氧核糖,都有多個羥基;不論組成其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和數量如何,氨基酸上總有氨基和羧基,上述所指的羥基、氨基、羧基上都有氫,硫醚上的雙鍵都能奪走它們的氫,破壞了HIV-1包膜上的gp120、gp41糖蛋白,破壞了HIV-1入侵的第一步,即破壞了HIV-1吸附人體細胞膜的能力。
此外,大蒜提取物中的各種硫醚與HIV-1競爭CCR-4受體:HIV-1入侵人體細胞膜,但未與細胞膜融合,還需要與輔助受體-?CCR-4(CCR-1,3,5)或與CXCR4結合,才能完成細胞膜融合。由于輔助受體的分子結構正與大蒜油中的硫醚分子結構很相似,能與HIV-1競爭這些受體,中和了病毒,保護了人體細胞膜,硫醚成為HIV-1的競爭性抑制劑。
二烯丙基二硫醚破壞HIV-1的鋅指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德銘,未經沈德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467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管道內粗細煤粉分離裝置
- 下一篇:非林地人參種植的播種及移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