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轉子式擠出成型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54632.4 | 申請日: | 2011-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19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玉良;王宇航;佟占勝;郭居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3/20 | 分類號: | B28B3/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賀建斌 |
| 地址: | 710032 陜西省西安市未央***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子 擠出 成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制品擠出成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轉子式擠出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擠出成型技術廣泛應用于磚瓦、陶瓷、各類墻板等產(chǎn)品的擠壓成型。目前現(xiàn)有的擠出成型設備主要采用螺旋擠出成型,具體有單螺旋擠出成型和雙螺旋擠出成型兩種類型。采用單螺旋擠出成型的缺點是,當擠出原料狀況發(fā)生變化需調整工藝參數(shù)時,螺旋參數(shù)變更十分不便,且單螺旋轉子無法用于寬度較大的擠出成型制品。為適應寬擠出制品的需要而采用的雙螺旋擠出,除存在單螺旋擠出的缺點外,擠出作業(yè)的穩(wěn)定性及制品質量也存在問題。另外寬板式制品還有采用壓制成型的,因系非連續(xù)生產(chǎn),生產(chǎn)率不高,不能滿足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時的需要。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轉子式擠出成型裝置,具有調整方便、生產(chǎn)率高的特點,適于寬板制品擠出成型的需要。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轉子式擠出成型裝置,包括機殼8,機殼8的頂部設有均布料口1,均布料口1的下方為喂料小轉子2和大轉子4,喂料小轉子2的外圓和大轉子4的溝槽11相接,大轉子4由大轉子的支承軸承6支承,大轉子4的溝槽11與水平設置的阻料板7相接,阻料板7和擠出料箱9的入口連接,擠出料箱9的出口和成型機口10連接。
所述的喂料小轉子2采用第一電機和減速機3驅動,大轉子4由第二電機及減速機5驅動,電機采用普通交流電機或變頻電機,減速機采用圓柱齒輪或行星齒輪減速機。
所述大轉子4、喂料小轉子2的寬度根據(jù)成型制品寬度而定,最大2米。
所述阻料板7為安裝位置能前后移動的表面齒狀部件。
所述成型機口10的形狀依據(jù)制品需要而定,為矩形、帶孔矩形或其它均布異形。
所述殼體8能拆分成前后兩部分,便于移動打開,清理檢查。
由于原有的螺旋式擠出機無法適應寬度較大的擠出成型制品。采用本發(fā)明,壓入在大轉子中的物料被阻泥塊刮掉下來進入擠出料箱,擠出料箱的寬度由大轉子的寬度決定,配備合適的成型機口,因此可以廣泛應用于寬板類制品的擠出成型。它具有調整方便,擠出寬板成型制品生產(chǎn)率高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發(fā)明的結構主視圖。
圖1(b)為本發(fā)明的結構俯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大轉子4表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見圖1(a)、圖1(b)和圖2,一種轉子式擠出成型裝置,包括機殼8,機殼8的頂部設有均布料口1,均布料口1的下方為喂料小轉子2和大轉子4,喂料小轉子2的外圓和大轉子4的溝槽11相接,大轉子4由大轉子的支承軸承6支承,大轉子4的溝槽11與水平設置的阻料板7相接,阻料板7和擠出料箱9的入口連接,擠出料箱9的出口和成型機口10連接。
所述的喂料小轉子2采用第一電機和減速機3驅動,大轉子4由第二電機及減速機5驅動,電機采用普通交流電機或變頻電機,減速機采用圓柱齒輪或行星齒輪減速機。
所述大轉子4、喂料小轉子2的寬度根據(jù)成型制品寬度而定,最大2米。
所述阻料板7為安裝位置能前后移動的表面齒狀部件。
所述成型機口10的形狀依據(jù)制品需要而定,為矩形、帶孔矩形或其它均布異形。
所述殼體8能拆分成前后兩部分,便于移動打開,清理檢查。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為:
在工作過程中,喂料小轉子2由第一電機和減速機3驅動旋轉,大轉子4由第二電機及減速機5驅動旋轉,在大轉子4與喂料小轉子2的接觸點線速度相同,喂料小轉子2將由均布料口1落下來的物料擠入到大轉子4的溝槽11內,物料隨大轉子4旋轉,被阻泥板7的齒形突出結構阻擋,物料被刮掉下來進入擠出料箱9,物料在擠出料箱9中聚集,從成型機口10中擠出成型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463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