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4349.1 | 申請日: | 2011-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3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建華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2000 遼寧省朝陽***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肥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肥料的制備方法,進一步說是一種有機肥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肥料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近年來,由于使用化肥和農藥導致土壤板結、地力下降,直接影響農副產品的品質和安全。在農業建設發展中,如何規避是一個嚴重的現實問題,而加快發展有機生物菌肥則對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改善作物品質具有重大意義。
生物酵素菌技術源自日本的農業生物工程技術,目前日本、韓國的農業生產都大量采用了此項技術,已推廣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自1994年開始引入,陸續在山東、河北等20余省推廣應用。通過大面積,多領域的推廣應用證明,酵素菌技術成熟可靠,應用效果明顯,符合我國國情和我國當前的產業政策。酵素菌發酵制成的生物有機肥具有成本低、肥效高、增產幅度大、防治病蟲害、減少污染、改良環境,改良土壤、保水保肥、提高作物營養品質和產量、肥料綜合效用高的優勢。
在現有技術中,應用于酵素菌發酵的原料范圍比較窄,對于土壤板結嚴重等低山丘陵地區的作用還是不夠好,現有技術中嗜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選取更好的原料,加入酵素菌后再采取合理的發酵條件,來得到更好的肥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肥料及其制備方法,更好地利用生物酵素菌來得到肥料,以解決土壤板結等問題,并為農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改善低山丘陵地區的嚴重土壤板結問題,提高農業產量。
本發明人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得到了本發明的有機肥料,充分證明了本發明產品對于農作物營養全面,真正達到了天然有機化。如果能廣泛應用,非常有利于我國農業產業化調整,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加快我國農業騰飛的步伐。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上的難題,做出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種有機肥料,其中,所述肥料的組成成份及其重量份比例為:
優選的肥料的組成成份及其重量份比例為
上述骨粉的制備方法如下:將牲畜的骨(優選大牲畜的骨頭,如:馬骨、豬骨、牛骨)經過晾干(自然干燥即可,含水量對本發明最終產品的影響很小,可以忽略)、粉碎處理后顆粒的直徑是1-8mm(即:不規則形狀以最大邊長不超過8mm為宜,最小的邊長不低于1mm為宜),采購來源是全國各地。
上述蹄角粉的制備方法如下:蹄角是指牛、馬、羊、驢的蹄子和牛、羊的犄角(優選牛蹄、牛角和羊蹄、羊角),將其經過清洗、高溫高壓消毒后(優選蒸制條件為:140攝氏度,5個壓力),晾干,粉碎處理,處理后顆粒的直徑是1-8mm(即:不規則形狀以最大邊長不超過8mm為宜,最小的邊長不低于1mm為宜),其中,所述蹄粉和角粉的的重量比例是1∶3。蹄粉和角粉的的重量比例是本發明的發明點,這個比例是經過發明人多次試驗得到的最佳比值,在最佳的比值下得到的有機肥效果非常好。
上述糞(選自各種禽畜的糞便,優選雞糞)處理為:含水量是15%,粉碎度是100目。
上述頁巖需要經過粉碎,粒度是1-200mm(即:不規則形狀以最大邊長不超過200mm為宜,最小的邊長不低于1mm為宜),采購來源是全國各地。
上述的菌為日本生物酵素菌,其采購來源是北京保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述原料的處理基本上為常規的技術手段,也可以直接在市場上購買處理好的各種配料。但是,本發明的發明人對于蹄角粉的處理確是經過了多次試驗的,是具有區別于現有技術的發明點。
上述日本生物酵素菌種的發酵條件如下:發酵溫度45-70攝氏度,發酵時間是一周至二周。
按照上述的比例將蹄角粉,雞糞,頁巖,草木灰,腐植酸,菌,糖混合,翻堆一周至二周,見到發酵產生的白絲網狀即可,晾曬后能夠達到粉碎制成顆粒狀,水分為10-15%。
本發明產品的使用方法:溝施、穴施均可。即可做底肥、追肥,也可做育苗肥。用量:蔬菜:300-400公斤每畝地;花卉:400公斤每畝地;西瓜:400公斤每畝地;果樹:400-600公斤每畝地。
2004春天-2009年9月間,發明人經過多次試驗,逐步優化發酵的配方,不斷調整原料和重量份比例,并且逐步調整和優化發酵方法,最終得到了效果非常好的肥料。經沈陽農業大學、遼寧省生物研究院、朝陽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北京中加保羅集團朝陽工作站共同試驗使用,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上述單位的認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建華,未經張建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43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