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顆粒復混肥料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54056.3 | 申請日: | 2011-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36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段立松;張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工專利事務所 31104 | 代理人: | 應云平 |
| 地址: | 200062***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顆粒 肥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化肥的制備方法,更確切地說,是涉及一種顆粒復混肥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基礎肥料二次加工生產顆粒狀復混肥料的造粒方法一般有擠壓法、團粒法和熔體法。
團粒法生產工藝是目前比較普遍的復混肥料生產方法,該方法主要加工工序為:原料混合→原料與返料混合→轉鼓或圓盤造?!稍铩鋮s→篩分→成品。由于團粒法造粒方法的局限性,在篩分工序通常有1~2倍于成品的不合格粒子要返回系統(tǒng),因此,造成了干燥和冷卻負荷的增加,并且細粉粒在干燥和冷卻過程中很容易被尾氣夾帶,不易回收,造成管道堵塞,被帶入到大氣中細粉粒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原料的損耗也相應增加。
擠壓法造粒工藝雖然在小規(guī)模的生產廠家也得到了推廣,但由于產品顆粒外觀差,不規(guī)則,表面毛糙,因此產品在復肥市場中的占有率不高,并且生產設備的擠壓部件磨損率高,更換頻率大,成本和維護費用較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復混肥料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方法針對上述兩種造粒方法的局限性,對現(xiàn)有復混肥料生產方法進行改進,將兩種造粒方法結合,先增強混合的肥料物料可塑性,降低擠壓造粒的壓力強度,然后在擠壓造粒半成品的基礎上采取措施對肥料顆粒進行圓整,制備出合格的復混肥料。
本方法是這樣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顆粒復混肥料制備方法,其特點是,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基礎肥料和填充料經增濕或加熱混合后制成含較高水分或較高溫度的可塑性增強的物料;
(2)步驟(1)可塑性增強的物料通過擠壓機械進行造粒,制成大小均勻的顆粒物料;
(3)步驟(2)的顆粒物料進行表面圓整;
(4)步驟(3)的物料經干燥,或者當制備顆粒物料的溫度較高時,這一干燥步驟可省去,冷卻及篩分后即制成顆粒復混肥料。
本發(fā)明所述的可塑性增強的物料中的水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數(shù)計為0.5%~10%;當可塑性增強的物料中的水分含量為0.5%~2%時,需提高可塑性增強的物料的溫度至60℃~95℃,這樣可省去步驟(4)中的干燥工序。
本發(fā)明所述的可塑性增強的物料的溫度是常溫至95℃,當溫度是60℃~95℃時,顆粒物料中的水分含量以重量百分數(shù)計為0.5%~2%時,可省去步驟(4)中的干燥工序。
本發(fā)明所述步驟(2)的可塑性增強物料進行造粒是采用輥壓、輪碾模壓或螺桿擠壓的方式進行造粒。
本發(fā)明所述步驟(3)的顆粒物料進行圓整是采用圓盤造粒或轉鼓造粒的方式進行圓整。
本發(fā)明所述的基礎肥料選自尿素、硫酸銨、由硝酸銨中添加磷銨或其它惰性物質制成的改性硝銨、氯化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普通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氯化鉀、硫酸鉀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
本發(fā)明中的基礎肥料中可補充部分的硫酸或磷酸和氨,依靠氨和酸的反應熱提高混合物料的溫度。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填充料選自白云石、石灰石、膨潤土、高嶺土、凹凸棒土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
本發(fā)明中所述步驟(3)的顆粒物料進行表面圓整時,同時對肥料顆粒進行表面撲粉處理,所選用的粉是和肥料組分相同的粉末狀混合物或粉末狀惰性填充料。
本發(fā)明中所述步驟(1)中加熱混合的熱量來源是采用通入蒸汽、高溫料漿自帶熱量、部分原料熔化熱量、原料之間的反應熱或采取預熱部分原料的形式。
本發(fā)明方法是將生產復混肥料使用的基礎肥料和填充料等按照農作物的營養(yǎng)需求比例配料,混合均勻,通過給混合物料增濕或者加熱提高混合物料的溫度,來增強混合物料的可塑性,經過擠壓、切塊等手段制備成大小均勻的顆粒,顆??梢允钦襟w、圓柱體或橢球等。
擠壓過程中,由于對物料進行了增濕或者溫度提高,混合物料的可塑性增強,無需像傳統(tǒng)擠壓法那樣需要很強的外力擠壓才能使混合物料形成顆粒,同時,在顆粒制備過程中,物料受到擠壓產生的熱量也還可以利用來提高物料的溫度,因此,對擠壓設備的磨損減少,能耗降低,設備易損件的更換頻率也減少,降低了生產成本。
擠壓和顆粒制備的設備可參考使用螺桿擠壓設備、對輥擠壓或輪碾模壓設備等。
剛擠壓制備出來的顆粒仍保持一定的可塑性,容易變形,因此,可在圓盤造粒機或者轉鼓造粒機等設備中進行圓整,得到產品顆粒的外觀比傳統(tǒng)擠壓法和團粒法工藝的產品更加圓潤和規(guī)整。
采用加水增濕方式制備的肥料顆粒,經顆粒圓整后進入干燥機烘干去除一部分水分,冷卻、篩分后得到成品。采用高溫低水分擠壓方式制備的顆粒,顆粒圓整后無需干燥,直接進入冷卻系統(tǒng)待肥料顆粒溫度下降后即得到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未經上?;ぱ芯吭涸S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40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