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氣聯動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4007.X | 申請日: | 2011-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47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葉遠璋;潘同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1/10 | 分類號: | F16K1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305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氣 聯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水氣聯動閥,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燃氣熱水器或燃氣壁掛爐的水氣聯動閥。
背景技術
燃氣熱水器的水氣聯動閥的水壓腔一般通過隔膜分隔為高壓腔、低壓腔兩個腔體,高壓腔設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設有含水閥芯的水閥芯通道,水閥芯調節出水量。為使燃氣熱水器獲得更大的出水量,現有的水氣聯動閥在水壓腔的高壓腔的出水通道串聯連接有文丘里壓差管,文丘里壓差管位于出水通道的水閥芯通道之后,且文丘里壓差管的喉部與水壓腔的低壓腔連通。當水流通過文丘里壓差管時,文丘里壓差管的喉部產生低壓,從而抽出低壓腔內的一部分水流及氣體,這既能增大燃氣熱水器的出水量,又能增大水壓腔內高壓腔、低壓腔之間的壓差,使燃氣熱水器能在更低的水壓下啟動。然而由于文丘里壓差管位于出水通道的水閥芯通道之后,當調節水閥芯的水流量時,通過文丘里壓差管的水流量會隨之發生變化,文丘里壓差管喉部產生的低壓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從而直接影響水壓腔內高壓腔、低壓腔之間的壓差,導致燃氣熱水器在大水、小水工況下的最低啟動水壓不一致,存在較大的波動,產品性能不夠穩定。為克服這些缺陷,我們對燃氣熱水器的水氣聯動閥進行了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提供一種水氣聯動閥,它能有效地減少燃氣熱水器在不同工況下最低啟動水壓的波動范圍。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水閥、聯動閥、氣閥和文丘里壓差管,氣閥內設有氣門,水閥、聯動閥共同組成水壓腔,水壓腔內設有隔膜并將水壓腔分隔為高壓腔和低壓腔,高壓腔設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設有含水閥芯的水閥芯通道,其中文丘里壓差管與出水通道并聯設置,文丘里壓差管入口端與高壓腔連通,文丘里壓差管出口端與出水通道在在水閥芯通道或水閥芯通道之前交匯,且文丘里壓差管的喉部通過旁通通道與低壓腔連通。
所述的隔膜上設有與出水通道相對應的塞體,塞體的最大直徑小于出水通道的入口直徑。
所述的塞體為柱體或錐形體。
所述的塞體的內部為中空結構。
所述的氣門設有氣流量調節面,氣流量調節面為錐形面。
所述的氣門設有氣流量調節面,氣流量調節面為旋轉面,旋轉面的母線為折線,折線各段與旋轉面的旋轉軸所成的角度逐漸遞增。
所述的旁通通道內設有緩沖閥。
所述的緩沖閥包括閥體、球閥芯和限位銷,閥體設有容腔和主水流通道、次水流通道,主水流通道、次水流通道分別貫通容腔并與旁通通道連通,球閥芯、限位銷設于容腔內,限位銷擋在容腔的水流路徑上,球閥芯在限位銷、主水流通道靠近文丘里壓差管一側的通道口之間往返移動開閉主水流通道,次水流通道與旁通通道保持連通。
所述的次水流通道與主水流通道的直徑之比為0.1~0.3。
所述的聯動閥內設有與氣門端部相連的氣門擋圈,氣門擋圈卡接在聯動閥上。
本發明同背景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本發明中文丘里壓差管與出水通道并聯設置,并與出水通道在水閥芯通道或水閥芯通道之前交匯,使通過文丘里壓差管的水流量不會因水閥芯的調節而改變,文丘里壓差管喉部產生較穩定的低壓,保障了水壓腔內高壓腔、低壓腔之間的壓差,從而避免了因調節水閥芯的水流量而影響燃氣熱水器的最低啟動水壓,使燃氣熱水器在大水、小水工況下的最低啟動水壓波動較小,趨于一致。
進一步地,由于采用在隔膜上設有塞體且塞體的直徑小于出水通道入口直徑的結構,使得在低水壓時,水流在高壓腔內積累以及時打開氣門,且能有效防止干燒。
進一步地,塞體為柱體或錐形體,能有效地提高塞體對水量比例的控制精度;而塞體內部為中空結構,能防止塞體因厚度不均而縮水變形。
進一步地,氣門的氣流量調節面采用錐形面或母線為折線的旋轉面結構,能有效地提高氣門對氣量比例的控制精度。
進一步地,在旁通通道內設有緩沖閥,能有效地防止水流量驟增時,導致氣門突然移動,從而出現氣量突然增加,水溫突升的情況發生。
進一步地,氣門擋圈通過卡簧卡接在聯動閥上,方便更換氣門擋圈,使聯動閥能適用多種氣源。
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剖視結構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另一種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5為氣門9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緩沖閥12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緩沖閥12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緩沖閥12的平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400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