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產輕質潤滑油基礎油和重質潤滑油基礎油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3415.3 | 申請日: | 2011-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29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林振發;張志銀;全輝;姚春雷;趙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67/00 | 分類號: | C10G67/00;C10M17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潤滑油 基礎油 方法 | ||
1.一種生產輕質潤滑油基礎油和重質潤滑油基礎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操作階段:
(1)原料油加氫異構生產符合質量要求的輕質潤滑油基礎油階段:以加氫處理餾分油、加氫處理輕脫油、費托合成蠟或加氫裂化尾油中的一種或幾種含蠟油為原料油,原料油和氫氣混合進入加氫異構脫蠟反應區,進行加氫異構化反應,反應產物進行分餾,分別得到輕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重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控制加氫異構反應深度,使輕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的傾點和粘度指數均符合輕質潤滑油基礎油指標要求;
(2)以階段(1)得到重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為加氫異構反應原料,生產符合質量指標的重質潤滑油基礎油階段:加氫異構脫蠟反應區停止進入原料油,進料為階段(1)得到的重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控制加氫異構脫蠟反應區的異構化反應深度,使得重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的傾點和粘度指數均符合重質潤滑油基礎油指標要求。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輕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和重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的粘度指數指標均大于120,輕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和重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的傾點指標均要求低于-10℃。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輕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和重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的粘度指數指標為120~170,輕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的傾點為-10~-30℃,重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的傾點為-10~-25℃。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階段(1)的原料油是加氫處理餾分油、加氫處理輕脫油、費托合成蠟或加氫裂化尾油中的一種或幾種,硫含量要求低于30μg/g,氮含量要求低于5μg/g。
5.按照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階段(1)的原料油的餾程在280~700℃范圍內的任意餾分,初餾點至終餾點的溫度差在100~400℃之間。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氫異構脫蠟反應區使用加氫異構脫蠟催化劑,加氫異構脫蠟催化劑載體為氧化鋁和TON結構的NU-10分子篩或ZSM-22分子篩,分子篩在催化劑中的含量為30wt%~80wt%,活性金屬組分為Pt、Pd、Ru和Rh中一種或多種,在催化劑中的含量為0.1wt%~5.0wt%。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階段(1)和階段(2)的加氫異構脫蠟反應區的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為300℃~380℃,氫分壓為2.0MPa~18.0MPa,進料液時體積空速為0.2?h-1~6.0h-1,氫油體積比為400:1~1500:1。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階段(1)和階段(2)中,控制加氫異構反應深度的方法是調整反應溫度,反應溫度升高,加氫異構反應深度增加;反應溫度降低,加氫異構反應深度降低。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階段(1)和階段(2)使用同一加氫異構脫蠟反應區。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階段(1)和階段(2)循環操作。
11.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輕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與重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的蒸餾分割溫度為450~520℃,沸點低于分割點的潤滑油基礎油為輕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沸點高于分割點的潤滑油基礎油餾分為重質潤滑油基礎油餾分。
1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氫異構脫蠟反應區后增加加氫補充精制反應區,加氫補充精制反應區使用為常規的還原型加氫精制催化劑,其活性金屬為Pt、Pd中的一種或兩種或活性金屬為還原態的鎳催化劑,貴金屬催化劑中活性金屬在催化劑的重量含量一般為0.05%~1%,還原態鎳的催化劑的活性金屬以氧化物重量計為30%~80%。
13.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氫補充精制反應條件為:溫度為200℃~300℃,氫分壓為6.0MPa~18.0MPa,液時體積空速為0.3h-1~3.0h-1,氫油體積比為400:1~150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341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容式觸摸屏的標配充電器判別方法
- 下一篇:一種廢舊針葉木質類清潔制漿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