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藻高效富集培養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52449.0 | 申請日: | 2011-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31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領民;金平;李曉姝;師文靜;張霖;王崇輝;高大成;喬凱;黎元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12 | 分類號: | C12N1/12;C12R1/8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富集 培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藻生物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生物反應器培養微藻過程中高效富集藻細胞并利用CO2實現油脂積累的方法。
背景技術
微藻富含蛋白質、多糖、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如螺旋藻),可用于食品、醫藥和能源方面;可以大量積累脂肪酸,有些微藻脂肪酸含量可占干重的30%~60%。利用培養微藻來積累油脂資源,已經成為目前利用太陽能開發可再生資源最熱門的研究領域。不僅具有強大的市場潛力,而且具有非凡的社會價值。
但大部分野生微藻生長速度不快,固定二氧化碳能力也有限,要實現規模化生產,就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收獲甚微。當前,微藻研究正值熱門時期,微藻的生長速度和油脂積累量成為研究的重點。
微藻根據其營養方式分為自養與異養兩種。第一種自養過程就是微藻利用CO2氣體進行光合作用來固定碳源的同時獲得能源,進行生長,并積累油脂。由于CO2在培養液中溶解度有限,吸收利用效率低下,CO2的有效利用吸收,是實現理想培養效果的關鍵。目前開放的光生物培養微藻技術中,有不少CO2補給方式和裝置。CN?200610018771.9采用一種與養殖池相連的CO2補給裝置,可以有效提高CO2利用率,但工藝繁瑣,增加了設備投資。CN?200410020978.0和CN?03128138.9中均采用在光生物反應器系統中加入一種裝置方法,來實現CO2的補給,同時也能實現一定的氧解析效果。這些都難免增加設備投資,工藝過程繁瑣。目前文獻報道中還有另外的一種CO2補給方式,CN200410009360.4和CN?200510126465.2中使用煙道氣補碳。
第二種是異養培養方式,就是在培養過程人為提供碳源,比如葡萄糖等,顯而易見,葡萄糖作為異養碳源,屬于速效碳源,可以提高微藻生長的速度,但其油脂積累效率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同時該類碳源必然增加培養成本,將會受到原料的極大限制。
CN03109312.4公開了一種用淀粉酶解培養異養藻快速熱解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該專利以低質糧食淀粉為原料,利用酶解淀粉制葡萄糖水溶液配制培養液,再通過異養轉化技術獲得異養小球藻;然后用高脂肪含量的異養藻細胞快速熱解,獲得高產量和高質量的生物柴油。該方法選擇低質糧食淀粉水解后提供葡萄糖用作有機碳源,成本仍較高了。
在微藻培養條件和培養方式的基礎上,人們的目光轉向利用微藻生產生物柴油的培養策略。單步培養策略:完全培養基培養,雖然油脂的含量會比較低(加大提取成本),但生長速率快,能快速地增加生物量;不完全培養基培養,雖然生產速率比較慢,但高的油脂含量能抵消生物量的不足。兩步培養策略:先利用完全培養基異養培養,使其生物量快速增加,再利用不完全培養基自養培養如氮限制或改變培養條件如光強、溫度,使藻類大量積累油脂。
CN?200810112998.9公開了一種從自養到異養兩步培養小球藻生產生物柴油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小球藻的自養培養、細胞濃縮、異養發酵、藻類細胞收集和干燥、從干燥的細胞中提取油脂和酯化反應制備生物柴油等步驟。該方法自養階段需要使用較多的甘氨酸,在異養階段加入的有機碳源選自葡萄糖、果糖、玉米淀粉水解液、木薯淀粉水解液等,成本較高。其油脂積累主要在異養階段完成,在油脂積累同時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有機碳源,積累的油脂也由有機碳源提供,因此消耗的有機碳源較多,生產成本很高,沒有充分發揮微藻細胞固定二氧化碳的功能。
根據上述分析,為克服目前藻細胞生長速度與油脂積累方面的矛盾,需要對微藻采用異養與自養培養方式耦合培養,實現微藻細胞的連續富集和細胞內油脂高水平積累,優化工藝過程。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微藻高效富集培養的方法,本發明方法具有高效富集微藻細胞并實現藻細胞的高含油脂積累,提高CO2利用率,提高O2解吸能力,簡化培養裝置等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24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