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波形系數方程識別智能變電站采樣值數據失效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1743.X | 申請日: | 2011-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00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樊占峰;楊恢宏;王定國;田盈;余高旺;雷振鋒;吳雙惠;倪傳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繼集團有限公司;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昌許繼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7/26 | 分類號: | H02H7/2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陳浩 |
| 地址: | 46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波形 系數 方程 識別 智能 變電站 采樣 數據 失效 方法 | ||
1.基于波形系數方程識別智能變電站采樣值數據失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繼電保護裝置根據保護單元的不同,建立不同保護單元的數據模型;
(2)智能變電站非常規互感器輸出的數據,通過合并單元,經過交換機以數字量接入繼電保護裝置,繼電保護裝置依據輸入非常規互感器的數據進行數學運算,按不同保護單元的數據模型計算采樣值的波形系數;
(3)繼電保護裝置依據不同保護功能或模塊設計相對應的波形系數方程,對形成的波形系數值的大小及波動范圍進行判斷,以決定繼電保護是否延時動作或立即閉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各保護單元的數據模型建立首先依據保護原理形成的動作方程,并結合故障時電力系統特征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繼電保護保護單元的數據模型包括差動保護數據模型、阻抗保護數據模型及方向保護模型,分別對應輸電線路或元件差動保護、距離保護、功率或故障分量方向保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動保護的數據模型按電力系統個元件發生故障時差動電流的工頻量含量形成,不考慮系統中的非周期分量、高頻分量的情況,理想情況下差流波形中含非工頻量為零;所述阻抗保護與方向保護數據模型建立類似差動保護,僅判別量為電力系統故障時保護獲取的電壓、電流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差動保護數據模型是以差動電流的工頻量含量的大小為基準,R值大小代表了非工頻量的大小,波形系數方程為:
式中ik-1、ik、ik+1為差動電流的瞬時采樣值;Ts為保護裝置的采樣間隔;w=2πf0,f0=50;N代表選取數據窗的長度,根據保護動作速動進行相應選取,一般可選取半個工頻周期或一個工頻周期的采樣點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繼集團有限公司;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昌許繼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許繼集團有限公司;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昌許繼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174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