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高度走行架梁機及架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1740.6 | 申請日: | 2011-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7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07 |
| 發明(設計)人: | 鄭強;張偉;丁輝;王立;方競;張學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七局集團武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F7/04 | 分類號: | E01F7/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鐘鋒 |
| 地址: | 450016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度 架梁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隧道施工領域,具體地指一種能夠在山嶺復雜地形條件下實現明遂道(跨電氣化鐵路)及類似工程中梁體的安裝和拆除等作業的變高度走行架梁機及架梁方法。
背景技術
明遂也叫棚洞,是指明挖路塹后構筑簡支的頂棚架,并回填而成的洞身,屬于明洞范疇的隧道。在山區,鐵路和公路線路多傍山而建,路基一般為半路堤、半路塹形式。修建明遂既可遮擋山體上部的崩塌、落石,又可對山體下部起穩定和支撐作用,可徹底消除對山下交通尤其是電氣化鐵路交通的危害。如說明書附圖部分的圖1所示,明遂隨地形和地質條件的不同有多種類型,其主要結構組成為:位于山體6內側的內邊墻4、位于山體6外側的外邊墻5及位于內邊墻4和外邊墻5頂部的梁體。
目前對于明隧梁體的工程架設主要有如下四種方式:1、人工配合小型機械移梁、落梁就位,該方式主要利用小型、簡陋的吊裝機械安裝梁體,完全依靠大量工程人員在現場作業,雖然其受現場環境影響較小,但作業風險大、工期長,作業強度也極大;2、現澆方式架梁,該方式主要是根據設計,將原料直接運至現場澆鑄梁體,雖然其能減少預制環節,節省費用,但是工期長,且工程質量較差,完工后對鐵路安全影響極大,后期維護費用很高;3、鐵路救援車吊裝,該方式是利用鐵路救援車將梁體運至吊裝點吊裝,雖然其安全、高效、靈活,但每次吊裝都需要停電改移接觸網,對整個電氣化鐵路行車干擾極大,工程費用也極其昂貴;4、門式起重機架設,該種方式是利用門式起重機來架設、安裝梁體,雖然其安全、方便、工期短,但在施工時需要架設至少一條臨時通道,在復雜地況下工作量大,工程費用昂貴。綜合考慮,目前主要是采用門式起重機架設明隧梁體。
現有門式起重機如說明書附圖部分的圖2所示,主要包括頂部的起重機本體1,該起重機本體1由桁架和位于桁架上的可移動吊機構成,在起重機本體下部固定連接有底座11,在底座11下方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腿8、9用于支撐和固定,整機裝配后類似“門”字形。現有門式起重機分為移動式和固定式,移動式主要用于山地、平地等地況的梁體架設,而固定式主要用于橋梁梁體的架設。移動式門式起重機在其支架底部設置有滾輪。在復雜的地況下,起重機會由于支架無法找到著力點,無法實現變高度走行和架梁作業。在本發明之前,授權公告號為CN201358124Y的中國專利《門式起重機》在現有門式起重機的基礎上在其底座上增設了第三個支架,三個支架處于同一平面上,位于最外側的第三支架能夠移動伸縮,該門式起重機可在復雜地況下始終保持起重機支撐平穩,有效解決了復雜環境下門式起重機的平穩運行問題。然而上述專利的門式起重機為固定式的,該第三支架僅僅只能解決在工作支撐點間距大于前兩個支架時,或者前兩個支架無法提供穩定支撐時支撐整個門式起重機,上述結構根本無法解決移動式門式起重機在復雜工況條件下的支撐及變高度走行和作業困難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變高度走行架梁機及架梁方法,能夠有效解決移動式門式起重機在復雜工況條件下的支撐及運行困難問題,且架梁過程所需的輔助設備和人工少、節約施工時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變高度走行架梁機,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的起重機本體,所述底座下設置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包括由后至前依次設置的后支撐腿和中支撐腿,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底座延伸至起重機本體前側,所述支撐架還包括固定安裝在底座前端的伸縮式前支撐腿。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后支撐腿和中支撐腿之間設置有“∏”形穩定橫撐,所述“∏”形穩定橫撐的兩端分別與后支撐腿和中支撐腿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伸縮式前支撐腿與中支撐腿之間設置有至少一根支撐桿。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伸縮式前支撐腿與底座之間設置有至少一根支撐桿。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伸縮式前支撐腿為液壓驅動式。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利用變高度走行架梁機的架梁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施工準備:鋪設變高度走行架梁機的走行軌道;
2)收起變高度走行架梁機的伸縮式前支撐腿,利用后支撐腿和中支撐腿走行至存梁區域,起吊梁體;
3)利用后支撐腿和中支撐腿走行至待架梁位置并固定變高度走行架梁機,伸出伸縮式前支撐腿至支撐住地面;
4)利用后支撐腿和伸縮式前支撐腿走行至落梁位置;
5)架設梁體并將梁體固定;
6)重復步驟2)至步驟5),直至全部梁體架設完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七局集團武漢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七局集團武漢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17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