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植物瑪咖的留種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51408.X | 申請日: | 2011-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988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尹志安;蔣國榮;趙明順;李竹瓊;李寶文;趙晴芳;肖志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南藥醫藥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陳左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植物 留種 方法 | ||
1.一種植物瑪咖的留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a、母株選育
(1)整地和施基肥
①育苗地,土塊打碎耙細,按每平方米施膨化腐熟雞糞300g、磷酸二銨10g、磷酸二氫鉀50g、過磷酸鈣200g和草木灰50g,拌入土中,抄犁2次,待用;
②移栽地,選擇能排能灌的緩坡地,深耕20-25cm,打碎耙細,墑間留30-40cm作業道;
基肥用量占總施肥量的70%,每畝施腐熟廄肥1500—2500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和草木灰50千克,耕入土中;人畜糞尿2000—2500千克澆于地面,待表面風干后耕入土中,耙平,清除雜草;
(2)育苗棚的搭建
在育苗地搭建育苗棚,每10平方米為一個標準苗棚,以竹條架空,蓋上薄膜,地點滿足一定的光照要求,棚高以方便澆水和觀察幼苗生長為宜;
(3)種子的選擇和處理
選擇質量好、飽滿、個大、健康的種子,采用28-32℃溫水浸種23-24小時后待播;
(4)播種
瑪咖于每年的3月-4月進行播種,播前對苗床地澆一次透水,待土壤灌濕漲松后播種;瑪咖種子播種密度為每標準苗棚播種子150-200克,播后淺耙蓋種,覆土2-3mm,完成之后架拱蓋膜,防寒保溫;
播種后5-6天出苗,當苗棚內溫度達到28-30℃左右時,采取中午全揭膜,早晚蓋膜,及時除草,去除小苗、弱苗、病苗;50天左右幼苗子葉脫落具7-10個真葉,株高8-10厘米,即可規范移栽;
(5)移栽
于6月份前移栽,選擇健康、強壯的瑪咖苗從育苗棚中帶土拔出至移栽地,種植行株距為30×20厘米,移栽時按行株距挖淺塘放入瑪咖苗,覆土,澆足定根水,苗棚相對濕度低于60%時及時噴水,適時保持地面濕潤;移栽后勤觀察,清除病株和弱株,同時從育苗棚取新苗補種;當移栽苗基本成活時進入生長期;
(6)生長期田間養護管理
生長過程中做到地無雜草、無積水、無病株、弱株、無缺肥、無脫肥,夏季6~9月及時排澇,清除積水,發現腐根及時挖除,塘內撒少量生石灰,必要時用新植霉素400倍液噴霧或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霧;瑪咖生長期,前期每畝施氮肥25千克,土壤適當干燥,膨大期中耕松土,培土,除盡雜草后按每畝施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各5千克;第一次追肥15天后,進行第二次追肥,間隔20~25天進行第三次追肥,將黃葉株、病葉株、弱小株剔除,選擇葉片光亮,生長旺盛的植株作為留種的母株繼續培植;
b、母株優化;
9月-10月每畝追施硫酸鉀10~15千克,視土壤干濕情況適當給水,此期間部分植株抽苔長出花莖,抽苔率達到8%-10%,拔去抽苔的瑪咖和弱小植株,此時停止施用肥料;
11月中旬,瑪咖植株平均單株葉片數約42個,平均葉片長達18.8厘米,基部葉片開始發黃,圓錐形地下莖橫徑3.4-9.2厘米,平均鮮重69.8克,平均整株鮮重約108.5克,達到成熟期,此時停止灌水以提高瑪咖根莖在地下的耐貯性;
從成熟的瑪咖植株中挑選葉色正、不倒伏的植株作為留種母株,先將植株旁覆土刨松連葉帶根莖一同拔出,將土清除,對其肉質根進行選擇,要求表面光滑、色澤鮮亮,形狀整齊不分杈、不裂口、須根少的肉質根,將拔起的瑪咖植株須根剪除,用50%甲基托布津2500倍液、有效濃度200毫克/升的藥液浸瑪咖母株根10分鐘后取出放于通風陰涼處晾干,栽種前將瑪咖植株的葉莖剪掉部分,留葉基部8-10厘米,然后把優化的留種母株栽植在留種地中,母株定植時,先開穴,穴間距以50×50厘米為宜,移入覆土至葉基部,澆透水;
c、母株越冬期管理;
定植后的瑪咖進入冬季休眠期,每株根基部自然脫落2-3個黃葉,心葉保持嫩綠色,準備稻草若干鋪于平地上太陽曝曬3-5天后,薄攤于瑪咖母株上,以母株透氣為度,1-1.5cm厚度為宜,休眠期停止澆水和施肥,定期對留種地進行檢查,做到每株巡檢,發現病株和爛根及時拔除,在拔除后的坑中撒生石灰和草木灰;
d、兩年生母株抽苔管理;
次年2月上旬,將瑪咖母株上的稻草清除干凈,對留種地進行中耕,疏松表土、增加土壤通氣性、提高地溫,促進益生微生物活動和養分有效化、促使根系伸展、調節土壤水分狀況,結合中耕向植株基部壅土培高成壟,于壟間澆充分發酵腐熟的清糞水,每畝施2000-2500kg;3月上旬,為防止蚜蟲侵害母株心葉,以每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20~150g、兌水450~600kg噴霧;隨氣溫上升,瑪咖母株葉片約20-25片時,植株逐漸抽苔,并從基部起以放射狀向外分枝,整株可分枝25-31枝不等,每個分枝上產生12-15個穗狀花序;4月上旬,花瓣逐漸干枯脫落,現綠色穗狀短角果;打去瘦弱、癟殼、稀疏的枝條,挑選每個植株上籽仁相對飽滿的枝條作為留種株,每株保留20-25枝,將母株基部的葉片打去10-15片,使營養充分供給短角果;
e、種子優化;
至5月上旬種子慢慢飽滿,短角果逐漸顯現淺黃綠色,成熟的果實花盤直徑40cm-50cm,此時停止澆水和施肥;將剩下的葉片全部摘除,煉果十天左右短角果呈現淺黃褐色,籽膜也逐漸干燥,同時下部莖節開始變黃,觸碰不落籽前結束種子優化期;
f、留種管理;?
瑪咖母株連花桿割下,放于通風避雨干凈平臺上晾曬一周,即可將短角果搓揉脫粒,篩除果柄及雜質,搶晴暴曬2~3天,曬時要薄攤勤翻,使種子干燥,含水量低于14%才可貯藏于干燥處,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南藥醫藥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云南南藥醫藥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140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長枝扦插快速培育高干型樹狀月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套環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