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查耳酮類衍生物在抗癌藥物中的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51356.6 | 申請日: | 2011-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023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朱海亮;仇曉陽;裘科明;駱銀;張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21/10 | 分類號: | C07D321/10;A61K31/357;A61P35/00;A61P3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9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酮類 衍生物 抗癌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查耳酮類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與用途。
背景技術
查耳酮類衍生物是一類用途廣泛的化合物,查耳酮已被認為是類黃酮生物合成主要的生物前體,是人類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近的研究發現查耳酮的衍生物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癌、抗炎、抗有絲分裂、抗菌、抗結核和降血糖等作用。因此,查耳酮類衍生物具有很廣的應用前景。
自發現查耳酮類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后,人們就將其作為一種具有開發潛力的生物靶標,開展合理分子設計以及從天然生物活性物質中尋找更高或更廣譜的生物活性、更高的選擇性、更低的毒性、更長或更短的殘效期等,即開發出具有廣闊前景且對人類、生態更安全的新型查耳酮類衍生物。
查耳酮衍生物作為醫藥的前景十分值得關注。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際價值,尤其是在合成系列新型取代查耳酮類衍生物的基礎上對它們的生物活性進行系統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類新查耳酮類衍生物以及它們的制備方法與用途。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1.一類查耳酮類衍生物,其特征是它有如下通式:
式中:R為:
基團。
一種上述的查耳酮類衍生物的制法,它由下列步驟組成:
步驟1.于無水丙酮中,加入一定量的3,4-二羥基苯甲醛溶解,加入一定量的無水碳酸鉀,攪拌10分鐘,逐滴加入1,3-二氯丙烷,3,4-二羥基苯甲醛與碳酸鉀與1,3-二氯丙烷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1左右,攪拌加熱至60℃,用薄層層析板跟蹤反應直至反應完全,減壓蒸去丙酮,加入水洗滌,用乙酸乙酯萃取(3×40mL),合并有幾層并用無水硫酸鈉干燥,加壓蒸餾得粗品,再用無水乙醇重結晶提純,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提純后的固體溶于甲醇溶液中,加入相應的苯乙酮類的化合物,苯乙酮類的化合物和步驟1得到的化合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左右,再加入6摩爾每升的氫氧化鉀水溶液,氫氧化鉀與苯乙酮的物質的量比為2.5∶1,室溫攪拌直至有固體形成,將固體過濾,再用冰水和冰甲醇洗,將得到的固體溶于無水甲醇重結晶提純得到本發明的查耳酮類衍生物。
上述的制法,所述的步驟1中,無水丙酮的用量為每毫摩爾3,4-二羥基苯甲醛加10-15ml。
上述的制法,所述的步驟2中,無水甲醇的用量為每毫摩爾苯乙酮加10-15ml。
本發明的查耳酮類衍生物對人白血病細胞(K562)和人體口腔上表皮癌細胞(KB)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本發明的查耳酮類衍生物可以應用于制備抗腫瘤藥物。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E)-3-(3,4-二氫-2H-1,5-苯并二氧雜卓)-1-(4-氟苯基)查耳酮(化合物1)的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513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立體顯示裝置
- 下一篇:一種速度可控的電機線圈的繞線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