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監控針筒余量的系統以及包括該系統的裝片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49634.4 | 申請日: | 2011-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09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鄭志榮;孫宏偉;朱煜珂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華潤安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292 | 分類號: | G01F23/292;H01L21/5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唐立;王忠忠 | 
| 地址: | 21402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監控 針筒 余量 系統 以及 包括 裝片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半導體封裝技術領域,涉及裝片機上的用于裝銀漿或膠水的針筒,尤其涉及用于監控針筒余量的系統以及包括該系統的裝片機。
背景技術
????在半導體封裝過程中,需要將芯片(die)貼合于基板并固定,然后在進行封裝鍵合等過程。通常地,將芯片貼合于基板的過程是通過裝片機來完成的;芯片背面與基板之間的固定是通過芯片與基板之間的銀漿或膠水等類似材料來實現的。因此,在裝片機上,設置有針筒,其用于往基板面預定位置上滴附銀漿或膠水。針筒上會裝有一定量的銀漿或膠水(根據針筒容量決定),一般地,銀漿或膠水通過氣壓輸送方式輸送至針筒。
????在使用現有技術的裝片機進行芯片貼合過程中時,通過操作人員人工監視的方式來監視針筒中的銀漿或膠水是否用盡,裝片機自身并不能夠自動報警或者自動終止工作。因此,一旦操作人員沒有及時發現,將容易導致廢品的產生,從而降低貼合過程的成品率;另一方面,操作人員人工監視的過程也大大提高了操作員工的勞動強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可以監控針筒余量的系統,以根據余量情況進行自動報警或自動終止裝片機的運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或者其它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按照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監控針筒余量的系統,其包括:
針筒余量信息采集模塊,
余量信息處理模塊,
報警器,
報警控制器,以及
裝片機終止信號發生器;
其中,所述針筒余量信息采集模塊用于采集所述針筒的余量信息并將其反饋輸入至所述余量信息處理模塊,所述余量信息處理模塊根據所述余量信息處理模塊生成第一控制信號和第二控制信號以分別控制所述報警控制器和所述裝片機終止信號發生器。
按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系統,所述針筒余量信息采集模塊包括兩個光電隔離器,其中,第一個光電隔離器安裝在所述針筒的需要報警的余量位置,第二個光電隔離器安裝在所述針筒的底部。
較佳地,所述針筒使用透光材料制成。
所述針筒中的液面低于所述第一光電隔離器的安裝位置時,所述余量信息處理模塊生成第一控制信號以使所述報警控制器控制所述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
所述針筒中的余量基本為0時,通過所述第二個光電隔離器采集余量信息,以使所述余量信息處理模塊生成第二控制信號,進而控制所述裝片機終止信號發生器輸出使裝片機終止的信號。
優選地,所述余量信息處理模塊和/或報警控制器主要通過繼電器實現。
按照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提供的系統,所述裝片機終止信號發生器主要通過繼電器實現,該繼電器采用觸點輸出方式,裝片機終止信號發生器輸出的觸點信號輸出至裝片機的裝片導軌上。
所述針筒的余量基本為0時,所述裝片機終止信號發生器輸出的觸點信號輸出至裝片機的裝片導軌上、以使所述裝片導軌上的光電傳感器斷開而終止裝片機的運行。
較佳地,所述報警器為聲光報警器。
按照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種裝片機,包括針筒以上所述及的任一種用于監控針筒余量的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該系統可以自動監控針筒的余量信息,可以在針筒中的漿料或膠水等的液面降低至某一位置時自動實現報警,并在針筒中的漿料或膠水用完時自動實現停止貼片機的運行。因此,使用該系統的裝片機的能夠提高產品成品率,降低了操作員工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從結合附圖的以下詳細說明中,將會使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及優點更加完全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標號表示。
圖1是按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用于監控針筒余量的系統的基本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現圖1所示系統的具體電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介紹的是本發明的多個可能實施例中的一些,旨在提供對本發明的基本了解,并不旨在確認本發明的關鍵或決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護的范圍。容易理解,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不變更本發明的實質精神下,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換的其它實現方式。因此,以下具體實施方式以及附圖僅是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示例性說明,而不應當視為本發明的全部或者視為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華潤安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華潤安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96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件氣密性測試裝置
- 下一篇:一種四膜結構硅微流量傳感器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