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有廢氣再循環(EGR)的汽油機混合分層進氣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48790.9 | 申請日: | 2011-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5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軍;陳韶舒;賈旭巖;張瀛;畢鳳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2M25/07 | 分類號: | F02M25/07;F02D21/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有 廢氣 再循環 egr 汽油機 混合 分層 系統 方法 | ||
1.配有廢氣再循環(EGR)的汽油機混合分層進氣系統,定義:汽缸活塞往復運動的方向定義為X方向,與X方向垂直的進氣歧管中心線定義為Y方向,與X、Y方向同時垂直的方向定義為Z方向;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動機進氣歧管,連接到發動機的排氣管上的EGR總管,安裝在EGR總管上的1個節流閥和1個EGR閥,節流閥通過聯動機構與發動機節氣門連接,安裝在發動機進氣歧管上的1個真空取氣口,安裝在發動機缸體水套上一個冷卻水溫度控制開關,將真空取氣口、冷卻水溫度開關和EGR閥的真空孔連接起來的真空管,氣缸蓋,進氣門,位于氣缸蓋內的進氣道,進氣道與發動機進氣歧管相連,安裝在進氣歧管與進氣道之間的滾流發生裝置;所述滾流發生裝置設置在Y方向上的一段進氣管;所述滾流發生裝置在該段進氣管上設置1個第一擋氣板,該第一擋氣板將此處進氣管的流通面積減小,且第一擋氣板在管道中的分界線為一條直線,該直線與X方向的夾角為90度,該第一擋氣板垂直于Y方向,可沿X方向移動;空氣經過進氣總管后進入進氣歧管,在進氣歧管處與來自EGR總管的廢氣進行混合,然后經過第一擋氣板、氣缸蓋氣道和氣門進入發動機氣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配有廢氣再循環(EGR)的汽油機混合分層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擋氣板在氣道內的遮擋面積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該處管道截面積的1/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配有廢氣再循環(EGR)的汽油機混合分層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汽缸蓋與進氣管之間的導氣板,所述導氣板上開有與氣缸蓋上通氣孔截面相同的導氣孔,導氣板有一沿X方向移動的滑道或滑槽;所述第一擋氣板在滑道或滑槽中沿X方向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配有廢氣再循環(EGR)的汽油機混合分層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氣板在滑道或滑槽一側開有一個側孔,側孔連通導氣孔與EGR總管;廢氣與空氣在進入第一擋氣板之前混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配有廢氣再循環(EGR)的汽油機混合分層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擋氣板在氣道中的分界線中部連接一個第二擋氣板,第二擋氣板的形狀為矩形,其中一條邊與第一擋氣板與進氣管的分界線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配有廢氣再循環(EGR)的汽油機混合分層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二擋氣板與第一擋氣板的夾角大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80度,當夾角不等于180度時,第二擋氣板偏向于氣體流動的前進方向。
7.并聯N個權利要求1至6任何一項所述配有廢氣再循環(EGR)的汽油機混合分層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N≥2,所述N個第一擋氣板由一個沿Z方向延伸的頂板連接,實現同步控制。
8.在權利要求1至6任何一項所述內燃機進氣渦流發生裝置的分層進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冷卻水溫度低于50℃或負荷小于35%的最大扭距時,關閉EGR閥,廢氣不進入氣缸參與燃燒;當冷卻水溫度高于50℃,但符合大于70%的最大扭距時,關閉EGR閥,廢氣不進入氣缸參與燃燒。
9.在權利要求7所述內燃機進氣渦流發生裝置的分層進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冷卻水溫度低于50℃或負荷小于35%的最大扭距時,關閉EGR閥,廢氣不進入氣缸參與燃燒;當冷卻水溫度高于50℃,但符合大于70%的最大扭距時,關閉EGR閥,廢氣不進入氣缸參與燃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879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