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電量的獲取裝置和獲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47613.9 | 申請日: | 2011-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81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倪捷;陳文勝;葉孝;陳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6 | 分類號: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321016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電量 獲取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監測技術,具體而言,涉及電池電量的獲取裝置和獲取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現階段市場上的電量表,都是以電壓的高低來判斷電池容量的大小,并且是實時顯示的,即儀表顯示電壓為電池實時電壓:U顯=U實。但電池有一個特性就是相同狀態的電池放電電流越大所造成的壓降也越大,也就是在電動設備啟動或加速時電流大壓降大,指示掉的多,所表現出來的就是電池的電量很快就耗盡。還有就是由于虛電,導致容量不足時還是顯示滿電,不能準確指示電池容量。
因此,需要一種新的電池電量的獲取技術,可以避免由于啟動或加速時瞬間耗電過大,或由于電池虛電而造成電量顯示不準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正是基于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電池電量的獲取技術,可以避免由于啟動或加速時瞬間耗電過大,或由于電池虛電而造成電量顯示不準確。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池電量的獲取裝置,包括:采集模塊,實時采集所述電池的電壓值;分析模塊,根據所述采集模塊采集到的所述電壓值,分析所述電池在第一預設時間段內的電壓變化值;比較模塊,將所述分析模塊得到的所述電壓變化值與預設的變化閾值進行比較;處理模塊,根據所述比較模塊的比較結果,在所述電壓變化值小于所述變化閾值的情況下,將所述采集模塊實時采集的所述電壓值作為顯示電壓,否則,將對所述電壓值進行補償處理得到補償電壓值作為所述顯示電壓;轉換模塊,將所述處理模塊得到的所述顯示電壓轉換為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在該技術方案中,一方面不斷地對電池的電壓進行實時采集,另一方面對于電壓的變化量進行分析,其中,比如設定第一預設時間段為5s,則每隔5s對采集到的電壓的變化量進行分析,如果小于設定的變化閾值,說明電量消耗平穩,就根據采集到的實時電壓進行轉換為電量并顯示,如果超出了設定的變化閾值,說明電量的瞬間消耗過高,此時可能為啟動或加速的瞬間,需要按照特定的算法進行補償處理,則對于啟動時的電壓監測可以避免虛電的情況,而對于使用過程中的監測,則可以避免加速瞬間造成的電量下降過快,從而帶給用戶良好的體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處理模塊具體包括:選擇子模塊,選取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內采集到的最大電壓值及對應的時間點,將所述最大電壓值作為起始電壓值及將所述對應的時間點作為起始點;設定子模塊,從所述選擇子模塊選取的所述起始點開始,以第二預設時間段為單位時間長度,在第三預設時間段內步進式地設定至少一個時間節點;獲取子模塊,對于所述設定子模塊設定的每個所述時間節點,獲取所述時間節點與所述起始點之間的時間長度;計算子模塊,將所述起始電壓值與補償變量的差值作為所述顯示電壓,其中,所述補償變量為所述時間長度與預設的補償常數的乘積。在該技術方案中,如設定第三預設時間段為15s,那么從起始點開始的15s內,都將按照補償處理的方式進行電量的顯示。在這段時間內,通過設定第二預設時間段的長度,從而確定選取的時間點的個數,然后分別在這些時間點上進行補償處理并得到對應的電壓值,利用這些電壓值轉換得到對應的電量值,從而提高電量顯示的準確度。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還包括:獲取模塊,獲取所述電池的規格,并根據所述電池的規格獲取對應的處理參數,所述處理參數包括第一預設時間段、第三預設時間段、變化閾值和/或補償常數。在該技術方案中,對于不同規格的電池,如不同材料或不同容量的電池,都存在最適合某一種電池的處理參數,而選擇正確的處理參數顯然有利于得到更為準確的電量顯示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獲取模塊還用于:根據所述電池的規格,獲取對應于所述電池的規格的轉換比例;以及所述轉換模塊利用所述獲取模塊獲取的所述轉換比例將所述顯示電壓轉換為所述電池的剩余電量。在該技術方案中,采集到的電壓值和電池中的電量之間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從而可以通過對電壓值的監測,實現對電量的了解。對于不同種類的電池,也存在不同的轉換比例,而正確選擇出對應的轉換比例顯然有利于得到更為準確的電量顯示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761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