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可擴大載物面積的車后座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347298.X | 申請日: | 2011-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19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范莉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山下貿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1/28 | 分類號: | B62J1/28;B62J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1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擴大 面積 后座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車后座,尤其是一種可以擴大載物面積的車后座。
背景技術
200多年來,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fā)生變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隨著傳統(tǒng)不可再生能源(煤和石油)的即將消耗殆盡,且新能源(太陽能和風能等)的技術不成熟不能完全替代傳統(tǒng)能源,人類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能源危機。面對環(huán)境污染和能源危機,人類唯有節(jié)約能源,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先是從國外興起,可以理解為: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生活方式。如今,這股風潮逐漸在我國興起,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其中,低碳出行便是提倡人們盡量使用傳統(tǒng)的自行車出行,由于自行車的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使自行車再一次流行。
所以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自行車、電動車等是我們最為常見的交通工具。當我們購物后,也經常會用車后座的后座板來載物,但目前大部分后座板較窄,載小物品時夠用,但在載比較大的物品時,就會不穩(wěn)定,很容易掉落;如果直接裝配較大的后座板,那么當載人時坐在后面的人就會很不舒服。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可擴大載物面積的車后座,本發(fā)明可擴大車后座的載物面積,且結構簡單、易于實施。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擴大載物面積的車后座,包括后座板,所述后座板的左右兩側皆鉸接有擴展板,且所述后座板的左右兩側皆固定有用于擋止所述擴展板的橫向止擋裝置。即,所述擴展板可以繞鉸接部件在所述后座板與所述橫向止擋裝置之間180度內自由旋轉。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
所述橫向止擋裝置為外凸于所述后座板的左右兩側邊沿的凸塊。
所述橫向止擋裝置由卡槽和卡塊構成,所述卡槽左右向固定于所述后座板下表面,所述卡塊可滑動定位于所述卡槽中。當不需要擴展時,卡塊可以縮回卡槽中,避免了載人時凸出的卡塊帶來的不適感。
所述擴展板的面積為所述后座板的一半。當不需要擴展時,兩個所述擴展板均旋至所述后座板時,恰好能閉合,避免了載人時擴展板之間存在的縫隙帶來的不適感。
所述擴展板的面積與所述后座板的面積相等。當不需要擴展時,兩個所述擴展板可先后旋至所述后座板,形成由三層板構成的后座。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可擴大載物面積的車后座設有與所述后座板鉸接的擴展板,所述擴展板可以繞鉸接部件在所述后座板與所述橫向止擋裝置之間180度內自由旋轉,當需要載較大物品時,旋轉擴展板至橫向止擋裝置,就能有效增加載物面積;當載較小物品或人時,旋轉擴展板至后座板,擴展板旋合后與后座板外表上無異,避免載人時給人帶來不適感;且本發(fā)明結構簡單,不易損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可擴大載物面積的車后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一種可擴大載物面積的車后座,包括后座板1,所述后座板的左右兩側皆鉸接有擴展板2,且所述后座板的左右兩側皆固定有用于擋止所述擴展板的橫向止擋裝置。即,所述擴展板可以繞鉸接部件在所述后座板與所述橫向止擋裝置之間180度內自由旋轉。
所述橫向止擋裝置為外凸于所述后座板的左右兩側邊沿的凸塊。
所述橫向止擋裝置由卡槽3和卡塊4構成,所述卡槽左右向固定于所述后座板下表面,所述卡塊可滑動定位于所述卡槽中。當不需要擴展時,卡塊可以縮回卡槽中,避免了載人時凸出的卡塊帶來的不適感。
所述擴展板2的面積為所述后座板的一半。當不需要擴展時,兩個所述擴展板均旋至所述后座板時,恰好能閉合,避免了載人時擴展板之間存在縫隙帶來的不適感。
所述擴展板2的面積與所述后座板的面積相等。當不需要擴展時,兩個所述擴展板可先后旋至所述后座板,形成由三層板構成的后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局限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故舉凡運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為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山下貿易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山下貿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729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