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污水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6957.8 | 申請日: | 2011-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865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群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7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 微生物 處理 污水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的工藝,具體地說是涉及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污水的工藝。
技術背景
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已成為當前污水處理領域的主導技術,它作為一種經濟合理、有效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手段,在改善水體環境質量、防止水體污染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表面吸附固定法、交聯固定法、包埋固定法等幾種。表面吸附固定法是指微生物吸附在載體表面而固定的方法,目前污水處理中的生物膜法是其代表性的例子。該方法操作簡單,對微生物活性影響較小,但其固定的微生物量有限,達不到理想的處理效果。交聯固定法是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功能團試劑,直接與微生物膚鏈某些氨基酸殘基進行交聯反應、從而與微生物形成共價鍵使微生物固定化的方法。該方法化學反應激烈,對微生物活性影響較大,所用交聯劑大多價格昂貴,因此,限制了此法的應用。包埋固定法是用高分子水凝膠材料形成網絡、微囊等使微生物固定化或利用水溶單體聚合形成凝膠時將微生物包埋在其內。該方法操作簡單,對微生物活性影響較小,但其固定化微生物因網絡結構的阻礙而不利于傳質,且水凝膠耐沖擊性不佳、壽命短則是包埋法遇到的難題。迄至今日,仍未找到較理想的微生物固定化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處理速度快,效果好的用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
本發明目的可以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
一種固定化微生物處理污水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微生物固定化載體,將改性的泡沫塑料,經20%NaOH溶液浸泡,水洗,10%HCI中和,加環氧氯丙烷,水洗并HCI中和,水洗至中性,所得載體最佳孔徑為0.5mm-0.9mm,吸水量為2500%-3000%,孔隙度98%,比表面積約為100m2/g-120m2/g,固定化微生物的負載量可達18-56g/L;
第二步:微生物固定化,在反應容器中,加上述固定化載體,再加活性污泥作為接種菌群,通入pH值為7-8的工業廢水浸過反應器中載體,于悶曝條件下進行馴化和固定化反應,待馴化養生至微生物負載量達10-25g/L以上時,微生物固定化即已完成;
第三步:固定化微生物污水處理,將上述固定化微生物,排去馴化液,加入pH值為7-9的工業廢水,進行曝氣生化處理,定時從反應器中取水樣,測定處理效果。
本發明優點:1、處理速度快,處理效果好。2、微生物活性高,繁殖快,適應性廣,降解能力強,處理效率高。3、占地小,投資少,運行成本低。4、對各種高難度有機污水和高氨氮污水有獨特的處理效果。5、對老舊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容和技術改造,效果更佳。6、本發明還能去除污水中的無機離子和重金屬離子,運行過程中不產生不良氣體,能驅除池蠅,美化處理環境。7、運行管理方便,設備可停可轉,不影響處理效果。
具體實施方法
下面列舉實施例,對本發明加以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1:
1、微生物固定化載體,泡沫塑料若干,以20%NaOH溶液浸泡24小時,水洗并用10%HCI中和24小時,在20%NaOH溶液條件下加入反應體積10%環氧氯丙烷,在50℃下反應3小時,40℃下反應1小時,水洗并加10%HCI中和,水洗至中性,即得微生物固定化載體。
2、微生物固定化,在sooL反應器中放入30-40%載體,加入活性污泥作為接種菌群,通入pH值為7-8的工業廢水浸過反應器中載體,于悶曝條件下進行馴化和固定化反應。馴化養生期間,每天取載體用克氏定氮法測其含氮量,并計算相應微生物負載量。并設另一500L反應器中加入40%的新鮮活性污泥作為對照,玻璃柱底部通入空氣,待馴化養生至微生物負載量達10-25g/L以上時,微生物固定化過程即已完成。3、固定化微生物污水處理,將馴化養生至微生物負載量達10-25g/L以上的固定化微生物,排去馴化液,加入pH值為7-9的工業廢水,進行曝氣生化處理,定時從反應其中取水樣。按納氏試劑光度法測定氨氮含量,按重鉻酸鉀法測定CO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群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群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695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