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絲子午線輪胎翻胎用鈷鹽黏合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6827.4 | 申請日: | 2011-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047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嚴忠慶;陳秀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泛華新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107/00 | 分類號: | C09J107/00;C09J109/06;C09J1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2006 江蘇省鎮江市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絲 子午線 輪胎 翻胎用鈷鹽 黏合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鋼絲子午線輪胎翻胎用鈷鹽黏合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復合黏合劑和橡膠以及助劑,復合黏合劑由主黏合劑和助黏合劑組成而成為A組分,其中主黏合劑包括硼酰化鈷和新癸酸鈷,助黏合劑為2-乙基己酸釩,橡膠包括天然橡膠、丁苯橡膠,助劑包括防老劑、增塑劑、補強劑、促進劑、活性劑、硅烷偶聯劑和硫化劑;將A組分分散于橡膠載體中并配合助劑組成黏合母膠B,由溶劑汽油溶解黏合母膠B制成膠漿,得到鋼絲子午線輪胎翻胎用鈷鹽黏合劑,其組分按質量百分比配比為:
(1)A組分:以A組分質量為100%計,硼酰化鈷50%~65%,新癸酸鈷29%~46%,助黏合劑為4%~6%;其中以助黏合劑質量為100%計,其中釩質量百分含量9.5%±0.5%;
(2)黏合母膠B:以黏合母膠B質量為100%計,天然橡膠20%~40%,丁苯橡膠15%~25%,A組分2%~5%,防老劑1.5%~4%,增塑劑1%~3%,補強劑20%~32%,促進劑0.5%~2.5%,活性劑2%~5%,硅烷偶聯劑0.2%~2%,硫化劑0.2%~2%;
(3)膠漿:以膠漿質量為100%計,黏合母膠B18%,溶劑汽油8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子午線輪胎翻胎用鈷鹽黏合劑,其特征在于:硼酰化鈷的分子式為B(OCoR)3,鈷含量為22.5%±0.7%,加熱減量≤1.5%,庚烷不溶物8.0%±1.0%,定性鑒定含硼;新癸酸鈷的分子式為CoR2,鈷含量為20.5%±0.5%,軟化點80℃~100℃;2-乙基己酸釩的分子式為VR3,式中R為2-乙基己酸根,釩含量為9.5%±0.5%;以上百分數均為質量百分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子午線輪胎翻胎用鈷鹽黏合劑,其特征在于:天然橡膠采用1#煙膠片,丁苯橡膠采用丁苯15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子午線輪胎翻胎用鈷鹽黏合劑,其特征在于:溶解黏合母膠B的溶劑汽油為120#直鏈烴溶劑汽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子午線輪胎翻胎用鈷鹽黏合劑,其特征在于:鋼絲子午線輪胎翻胎用鈷鹽黏合劑成品在20℃時涂-4量度杯黏度為17min~19min,含固量為18%±0.5%,密度為0.80mg/ml±0.05mg/ml,干膜厚度為15μm時的涂覆面積為12m2/kg~15m2/kg。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子午線輪胎翻胎用鈷鹽黏合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過程分為A組分制備、黏合母膠B制備和膠漿制備三個步驟進行,制備流程如下:
第一步:硼酰化鈷+2-乙基己酸釩→熔融新癸酸鈷→冷卻制成A組分;
第二步:天然橡膠→塑煉→混煉①→混煉②→停放→壓延→出片→黏合母膠B,
丁苯橡膠→混煉①,
A組分及助劑→混煉②;
第三步:黏合母膠B→破碎→剪切溶解→過濾→黏合劑產品,
溶劑→剪切溶解;
制備過程的主要控制條件:
(1)A組分制備:新癸酸鈷熔融,控制溫度120℃,于120℃時逐步加入硼酰化鈷,并逐步升溫至180℃,形成均一熔液,于180℃時加入2-乙基己酸釩,攪拌并保溫形成均一熔液,出放、冷卻至室溫,成為固態,破碎成小粒狀備用;
(2)黏合母膠B制備:將天然橡膠在開煉機中塑煉8~10分鐘,輥溫溫度<50℃,將塑煉德天然橡膠與丁苯橡膠在開煉機中混煉5~6分鐘,輥溫溫度<50℃,再加入A組分及助劑在開煉機中混煉15~20分鐘,輥溫溫度<60℃,停放16~24小時,壓延成4mm~6mm的薄片備用;
(3)膠漿制備:剪切黏合母膠B顆粒≤1cm×1cm,在攪漿機中加入120#直鏈烴溶劑汽油,攪漿剪切溶解制漿的攪拌轉速為50轉/分,溶解終點為99%膠漿過濾通過200目篩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泛華新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鎮江泛華新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682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