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等壁厚螺桿泵彈性轉子的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6725.2 | 申請日: | 2011-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79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4 | 分類號: | B29C45/14;B29C45/26;B29L31/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張金亭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桿 彈性 轉子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彈性轉子的加工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等壁厚螺桿泵彈性轉子的加 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油田生產中使用的采油螺桿泵有橡膠定子螺桿泵和全金屬定子螺桿泵。橡 膠定子螺桿泵由于其制造簡單、泵效高被廣泛使用,但是定子上的橡膠易損壞,在更換 損壞后的定子的過程,需要先取出螺桿泵中的轉子,再起出螺桿泵定子及其以上的全部 油管;然后下入新的螺桿泵定子及油管,再下入螺桿泵轉子。因此工作量大、過程繁瑣。 全金屬螺桿泵是近年來才使用的一種新型采油螺桿泵,其優點在于能夠承受更高的井下 溫度,適用于高溫井,但是全金屬螺桿泵的定子與轉子之間為間隙配合,容積效率較低; 容積效率大約在30%~60%之間,大部分在50%以下的容積效率狀態下工作;其次是定 子和轉子都為金屬材料,易磨損;在定子損壞之后需要更換,而更換過程與橡膠定子更 換過程相同,因此工作量大、更換過程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等壁厚螺桿泵彈性轉子的加工 方法,采用該方法制造的轉子配合金屬定子使用,在轉子表面彈性材料損壞后,方便更 換;同時相對于全金屬轉子螺桿泵,容積效率高。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等壁厚螺桿泵 彈性轉子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轉子金屬芯軸固定在合模后的注塑模具內;
所述轉子金屬芯軸上形成有螺桿泵金屬轉子縮徑體;
所述注塑模具采用沿軸線剖分的兩瓣結構,合模后,所述注塑模具的中部形成有與 螺桿泵金屬轉子外形適配的澆注型腔,所述注塑模具的一個端部形成有與所述澆注型腔 相通且與所述轉子金屬芯軸適配的螺旋孔,所述注塑模具的另一個端部連接有軸向定位 密封裝置,所述螺旋孔、所述澆注型腔和所述軸向定位密封裝置同軸設置;
所述螺桿泵金屬轉子縮徑體位于所述澆注型腔內,其長度與所述澆注型腔的長度吻 合,所述螺桿泵金屬轉子縮徑體和所述注塑模具之間形成等厚的環形腔室;
二)通過注塑模具的注塑孔向所述環形腔室內注入彈性材料,硫化之后,冷卻成型, 開模即可獲得等壁厚螺桿泵彈性轉子。
所述注塑模具上沿徑向加工有徑向定位調節螺絲孔,所述徑向定位調節螺絲孔沿所 述注塑模具周向和軸向均布,通過調節螺絲旋進所述螺絲孔的深度完成螺桿泵金屬轉子 縮徑體的徑向定位。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采用注塑模具在留有澆注余量的螺桿泵金屬轉子 縮徑體外部注塑成型彈性外層,得到的轉子彈性外層壁厚均勻,配合金屬定子使用,容 積效率高,表面彈性材料損壞后,方便更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應用的合模后的注塑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轉子金屬芯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注塑模具,2、金屬芯軸,3、彈性體,4、軸向定位密封裝置,11、 芯軸徑向定位調節螺絲孔,12、注塑孔,13、合模定位銷孔,14、螺旋孔,15、澆注型 腔,21、連接段,22、金屬轉子縮徑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 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圖3,一種等壁厚螺桿泵彈性轉子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將轉子金屬芯軸2固定在合模后的注塑模具1內
事先應完成轉子金屬芯軸2和注塑模具1的加工。
轉子金屬芯軸2的半徑為金屬轉子設計尺寸-彈性體的壁厚,長度應大于金屬轉子的 長度+其與注塑模具旋緊固定連接段的長度。即在轉子金屬芯軸2上形成有相鄰的金屬轉 子縮徑體22和用于與注塑模具旋緊固定的連接段21。
注塑模具1采用沿其軸向剖分的剖分結構,其加工方法為:將一個圓鋼沿軸向從中 間剖分為兩瓣,兩瓣分別在機床上加工成型,成型之后再將兩瓣合模成為一體,在加工 過程中兩個半模上的合模定位銷孔13與型腔一次裝夾加工,以確保合模后模具的型腔達 到較高的精度。
注塑模具的具體加工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67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半孔的PCB板制作工藝
- 下一篇:一種氣動機械手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