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攜性的生物特征驗證儲存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346286.5 | 申請日: | 2011-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932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群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6 | 分類號: | G06K19/06;A61B5/11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7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攜性 生物 特征 驗證 儲存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攜性的生物特征驗證儲存裝置。
背景技術
科技進步的速度是何等的快速,曾幾何時我們想過指紋、聲紋、面貌、視網膜、瞳孔、掌紋、或其他的生物特征,能被運用成我們的隨身識別碼,當我1。們在電子網路商店消費結帳時,你或許會忘了你的通行碼(Password),你也可能忘了你的身份證與印章,但你絕對不會忘了帶你的生物特征,因為它的獨特、方便與生俱來,現代科技使用了生物特征來作為身份認證的方法,可以用來取代通行碼(Password)或結合電子簽章運作,采用的生物特征辨識方式,是因每一個人的身體特征并不相同,可避免遭到不法分子的盜取及偽造的危15險,其獨特、唯一的特征,可確保使用者從事商業交易、經濟活動或其他用途的安全保障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目前國內現有技術和設計原理在該領域內的缺陷和不足,著重于可攜性的生物特征驗證儲存裝置,現有網路交易存在的問題是缺乏能夠保障使用者從事商業交易、經濟活動或其他用途的安全性的身份認證的方式。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可攜性的生物特征驗證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其是通過生物特征辨識(Identification)或驗證(Vertlficatlon)的技術,將記憶在本裝置的數位化25生物特征驗證儲存資料(Biometric?ldentification?Record:BIR)與個人的活體生物特征對比,達到高度安全確認個人身份,其儲存資料的技術或方法或裝置的材質型態,不受任何限制,且該生物特征驗證儲存的資料(Biometric?Identification?Record:BIR)包含至少一組個人生物特征建檔資料及至少一組代表個人的編碼(ID)或所有人資料儲存在一種可攜性的生物特征驗證儲存裝置內的資料。
其中,該可攜性的生物特征驗證儲存裝置大小至少小于手掌大小,且為可儲存數位化的生物特征驗證資料(Biome幣。Identification砒c:ord:BIR)的任5何裝置,可為金融卡、信用卡、儲值卡、磁條卡、IC卡、智慧卡、全磁卡、光學卡、智慧卡、CD、DVD、二維條碼卡、可攜性磁性儲存媒體、可攜性電子記憶儲存媒體或可攜性具備儲存資料能力的移動裝置。
其中,該生物特征驗證儲存資料可為指紋(Fingerprint)、聲紋(Voic叩rint)·面貌(Face)、視網膜(Retina)、瞳孔(I租s)、掌紋(Palm?pl·int)、掌型(Palln?10?shape)、簽名(signa加re)可代表人類生物特征的型式,其規范為國際生物特征工業協會(Intemational?Biometric?Industry?Association:IBI戶、)所制定的標準。其中,該生物特征驗證儲存資料為原始資料(Raw?data)、或經過處理的資料、或簽章過的資料(Signed?data)、或加密過的資料(EncryPted)經由演算法后所萃取的特征值(Feature)。
本發明優點列舉如下:
1、方便隨身攜帶。
2、利用記憶在本裝置的數位化的生物特征驗證儲存資料與個人的活體生物特征對比,達到高度安全確認個人身份。
3、生物特征驗證儲存的資料,包含至少一組(含一組)以上的個人生物20特征建檔資料及至少一組(含一組)以上代表個人的編碼(IO)資料,具有高度安全性。
4、其獨特、唯一的特征,可確保使用者從事商業交易、經濟活動或其他用途的安全保障性。
5、采用的生物特征辨識方式,可避免遭到不法分子的盜取及偽造的危險。25
6、具有廣泛地應用性。
7、具有工商界及產業界上利用價值。
為方便了解本發明的特征內容與優點及其所達成的功效,現列舉具體實施例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于生物特征認證系統的方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群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群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62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動力鋰離子電池化成的節能充電控制電路
- 下一篇:柱上無功自動補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