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素結構鋼和合金結構鋼加鈦、鈣復合脫氧防止鋼錠縱裂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343765.1 | 申請日: | 2011-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38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9 |
| 發明(設計)人: | 俞榮新;張庭超;金寶林;趙紅生;祖宇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隆合金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C7/06 | 分類號: | C21C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101 浙江省嘉善縣***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素 結構鋼 合金 復合 脫氧 防止 鋼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的冶煉技術,尤其涉及鋼錠在脫氧時的防縱裂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碳素及合金結構鋼的生產工藝是經冶煉成鋼水,最后加鋼水總質量 0.06~0.08%的鋁后脫氧或再加入少量鈦,澆注到錠模,鋼水凝固脫模后進行長 時間緩冷出坑,但經常出現鋼錠緩冷不當導致鋼錠縱裂而報廢,為此,不得不 采用澆錠脫模后對鋼錠進行熱處理退火來防止鋼錠縱裂。以此方法來防止鋼錠 裂紋,不但耗時、耗能、成本提高,工件和工裝的占地面積大,而且即便如此, 在緩冷和退火稍有不當時仍還常會出現鋼錠縱裂報廢的質量問題。因此,在冶 煉過程中,如能尋找到一種能在澆錠脫模后不再進行熱處理退火,而又能有效 地防止鋼錠縱裂的方法,則對整個鋼鐵冶煉技術將會是一種極大的貢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法簡單、效果明顯,脫模后不再需要退火,使 碳素結構鋼和合金結構鋼的鋼錠在澆注后不會發生縱裂的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要求,該方法的技術特征是:在脫氧時除加入鋼水總質量 0.02~0.04%的鋁外,其特征是還加入鋼水總質量的0.03~0.06%鈦和0.04~ 0.05%的鈣進行復合脫氧。
根據上述方法所進行的復合脫氧時,由于在脫氧時加入了鈣,形成了帶有 高壓的鈣蒸汽,鈣蒸汽與脫氧時所產生多棱角狀的夾雜物和石墨化組織結合, 使得這些以后引起鋼錠縱裂的多棱角狀的鋁等夾雜物和石墨化組織的自由焓減 小而成球化,消除了多棱角狀的鋁等夾雜物和石墨化組織對金屬基體晶界間的 應力集中,從而有效地防止鋼錠縱向開裂的問題。該發明大大簡化了鋼的冶煉 工藝,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冶煉周期。
具體實施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在終脫氧時的溫度1590℃~1650℃,加入鋼水總質量0.02~0.04%的鋁、 0.03~0.06%的鈦和0.04~0.05%的鈣進行復合脫氧;澆注前鎮靜時間5~7分鐘; 澆注速度:400~500mm/分鐘;脫模時間:根據錠型截面直徑大小0.35~0.9小 時/英寸。
實例1:
10英寸45#鋼錠22支,采用加鋼水總質量的鈦0.045%、鋁0.025%,鈣0.045% 脫氧,澆注后3.5小時脫模空冷,未發現任何縱裂現象。
實例2:
20英寸P20??5支鋼錠,采用加鋼水總質量的鈦0.045%、鋁0.03%,鈣0.05% 終脫氧后,模冷18小時脫模,經檢驗全部合格。
實例3:
28英寸55#鋼錠3支,采用加鋼水總質量的鈦0.04%、鋁0.02%、鈣0.045%, 模冷24小時脫模,經檢驗全部合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隆合金鋼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大隆合金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3437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